顯示具有 品質管理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品質管理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5年3月1日 星期日

賀建碁楊文澤處長獲選為台灣數位看板多媒體聯盟副會長

建碁大MiND場整合營銷處處長楊文澤先生自2015年起開始擔任台灣數位看板多媒體聯盟副會長,將與會長一同協調與整合台灣數位 看板多媒體聯盟旗下之硬體設備開發組、國際事務標準組、應用內容服務組與市場應用推廣組等四個小組,為台灣數位看板多媒體相關產業進行更有效的整合,以進 軍國際市場為目標。

建碁大MiND場整合營銷處為建碁台灣通路服務,即為整合各項解決方案並運用場域呈現異業結盟之「大MiND場」,其中英文的「mind」代表用 心,代表在意與從心出發,以滿足客戶的服務業精神來貫徹產品及服務的品質。藉由提供客戶完整數位看板整合服務達成精確的庫存與人力管理以企業整合以降低人 事成本並提升坪效,實踐「科技應用、產業生財」的新價值。因此建碁大MiND場整合營銷處處長楊文澤將發揮軟硬體整合與前後台偕同運作之規劃能力,透過台 灣數位看板多媒體聯盟將台灣數位看板相關產業帶向國際。建碁大MiND場官方網站為:http://www.cyborglink.com/,建碁台灣網站http://www.aopen.com/taiwan

台灣數位看板多媒體聯盟是由經濟部工業局支持、資策會協助推動,目的為協助國內外數位看板相關廠商進行產業合作,以提升數位看板產業國際競爭力。於 2008年11月26日結合資通訊硬體、軟體、系統整合及創新服務等業界,成立數位電子看板產業促進會(Digital Signage Special Interest Group,簡稱DSSIG)並自2012年3月起,更名為台灣數位看板多媒體聯盟(Digital Signage Multimedia Alliance Taiwan,簡稱DSMA Taiwan),透由專屬產業合作平台,鼓勵面板、顯示器、工業電腦、數位內容、系統整合、廣告傳媒等業者進行跨業合作、異業整合,積極開發新產品、新技 術與創新應用服務,並協助業者掌握國際標準發展趨勢,以全球市場為最終銷售目標。

目前台灣數位看板多媒體聯盟自成立以來DSMA會員數已超過180家。於2015年起鄭乾池執行長擔任會長;建碁楊文澤處長擔任副會長;資策會產業推動與服務處擔任秘書組。官方網站為:http://www.dsma.tw/

2014年10月27日 星期一

顧客自助服務應用風雲再起 餐廳前後臺作業流程大改造

點餐自助服務的模式,因為平板電腦的普遍應用而加溫,而多螢幕的型態也將讓服務方式更多元
當餐廳遇上平板電腦,會擦出什麼樣的火花呢?近年,平板電腦的應用已經滲透到各行各業中,現在餐飲業也不例外。通常,每當我們來到一家餐廳用餐,都可以看到熱情的服務人員上前接待,引領我們入座,並送上菜單與茶水,然後開始用紙筆記錄點餐內容,並推薦餐廳菜色,隨著行動運算裝置的應用,開始為餐飲服務帶來不同的改變與體驗。

近期,這股風潮的興起,在國外就有顯著的例子,根據今年6月美國華盛頓郵報曾報導知名連鎖餐廳Chili’s Bar & Grill在美國800多家分店已經部署了4萬5千臺平板電腦作為點餐服務之用。

他們使用的系統,是桌上型平板電腦,7吋的螢幕上面,結合了點餐、娛樂與付款功能。也就是說,客人只要來到座位上,桌子前方就有一臺平板,可瀏覽生動的菜單介紹,等待餐點時,同時,也可以玩平板上的遊戲、上網,甚至平板旁也允許使用者直接刷卡付帳。另一家連鎖餐廳Applebee's,也宣稱今年要在餐廳內導入1萬臺平板電腦。

在德國,有一家名為Baggers的餐廳則提供更省人力的自助點餐服務,他們同樣是在桌上放置觸控平板供顧客點餐,不同的是,他們的廚房位於樓上,所有料理好的餐點則透過滑軌,就像雲霄飛車一般送至顧客所在餐桌,讓餐廳服務別有一番風格。

臺灣趕上潮流,也開始有餐廳提供桌上平板點餐的服務

現在,臺灣也有一些餐廳已經開始提供這樣的服務,讓顧客能夠自己用桌上的平板電腦點餐,而不用等待服務生到來,並讓顧客享有不同的點餐樂趣。

像是今年7月剛進軍臺灣的日本連鎖餐飲業者彌生軒(YAYOI),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餐廳內的桌面上,可以明顯看到設置了多臺平板電腦供顧客點餐之用。國內也有一家義式餐廳Vegas Fresh Cafe,他們則是更早就實作出這樣的應用,相當前衛。

也投入相關應用的業者,還包括本土知名的貳樓餐飲,該集團旗下新創品牌2F Lite 貳拂咖啡,今年也以半自助式的服務為訴求,讓顧客自行選位,並在店內自助點餐區的大桌上,提供6臺點餐用的iPad,讓客人自行點餐後,再到一旁櫃臺結帳。此外,另一家業者則是本土饌巴黎餐飲集團旗下的若水臨火鍋餐廳,他們也提供平板點菜的機制,不像一般吃到飽的火鍋料理,顧客每次在菜單上勾選食材,都要呼叫找服務人員才能送單。

從另一個面向來看,平板電腦的應用也讓餐飲的POS型態可以有更靈活的運用,國內現在也很容易看到,不少餐廳的服務人員會拿著平板幫你點餐,把平板當成輔助餐廳營運的工具。這樣行動化的應用方式,也將促使服務在前端就能快速處理,更有效率,而不是都要集中到櫃臺才能進行。

平板電腦點餐,帶動新一波餐飲自助服務應用潮流

比較起來,用平板電腦來點餐,是一種取代傳統點餐用紙筆記錄的作法,除了讓顧客可以感受到不同的體驗,另一方面,對於餐廳本身而言,最期望的就是能節省外場人力,或是讓服務人員省去點餐的工作,而專注在其他顧客服務項目上。

同時,餐廳廚房可以更迅速得知顧客想要的餐點,縮短出餐速度,並且能夠更直接地讓消費資訊即時存入資料庫中,當然,這些資訊也更容易透過後端系統平臺量化,以分析其代表的意義。

但相對來說,這種作法也就是讓點餐流程的勞務,以無償方式轉嫁到顧客身上。不過對於任何的自助服務的應用而言,本就如此。其實,自助服務應用在餐飲的作法已有許久,最容易讓人聯想到的是日本的餐券自動販賣機的例子,因為它同時結合了點餐與付款的行為。

只是這樣的自助服務方式,在臺灣並不易推展。資策會創新應用服務研究所主任楊惠雯表示,日本本身具有龐大生產自動販賣機的產業鏈,而且,他們的法規對於這種自助服務機也有類似刑法的保護,弄壞路上的服務機是違法的行為,甚至是道路法規也有明確規範設備的擺放。在臺灣,自動販賣機若是放在店家門口,法規認定上就是交通障礙物。諸如此類許多差異,均讓這種餐券販賣機的應用受到發展限制。
而現在平板的應用,會不會是餐飲自助服務型態的另一個機會呢?單就點餐來說,現在要做到這樣的應用顯然較為容易,因為,平板電腦已經是隨手可獲取的產品。

現在的餐廳之所以肯投入這樣的應用,楊惠雯觀察到兩個現象,首先是新一代年輕人對於新技術的接受度高,願意導入新技術,以數位化方式解決經營管理上的需求,而不像傳統餐飲都是由師傅掌控內場廚房的大小事;其次,則是因為政府提供資源,業者可以申請補助,因此也成為一個誘因。

從現在的發展來看,確實,餐廳業者對於這樣的應用是有興趣的,他們主要看中的效益在於,人力的節省、以及更容易做到數位化的經營管理,當然對於餐廳的營運上,像是降低服務人員點餐的出錯率,縮短出餐速度,也都是考量。甚至,是否能藉此提高餐廳翻桌率?又或者是因為平板點餐很方便,可以讓顧客點餐量增加,提升餐廳收益,值得後續探討。
IT技術大量導入後,將讓餐廳更具科技感

餐廳店內可以應用的IT技術不僅於此,還包括近年也很夯的數位看板應用,這種大尺寸螢幕的效果,更吸睛。

而且,數位看板與平板螢幕的界線也將會越來越模糊,雖然數位看板是以廣告展示為主,強調能夠吸引多人的目光,不像平板螢幕較適用個人觀看、操作,但現在的數位看板在結合各種無線感應技術與觸控功能後,也能夠帶來更多雙向互動的應用。又或者是將螢幕與餐桌結合,對應不同情境來使用。而且,現在也有主打小尺寸的數位看板,這些多螢幕應用的方式,勢必讓現代餐廳可以展現更多具有創意的應用。

另一方面,未來餐飲服務的風貌,必定將隨著技術與應用發展而改變,而且,有不少人預測,提到未來可能消失的幾種職業當中,餐廳的收銀員與服務生就在榜上,因為技術的進步,帶動自助點餐、自助結帳等服務,讓這些職業有被取代的可能性。

這樣的議題,也是值得我們不斷去思考的面向。過去無人商店的概念也不斷被提及,但從餐飲行業的角度來看,半自助化的服務方式,將更適合我們未來的生活型態,用這些IT技術來簡化一些流程上固定的工作,像是點餐、結帳。並且這種半自助的應用模式,也都有在不同領域持續應用,像是銀行利用ATM解決民眾提款的需求,讓櫃臺人員可以做更多服務與推銷,而醫院也有自助掛號的Kiosk設備,減少掛號所需人力與櫃臺空間。現在,桌邊平板電腦的應用為餐飲業的服務,帶來一次新的機會,並已經有許多例子正在發生。

編輯自: http://www.ithome.com.tw/news/91648

2014年8月22日 星期五

台灣之星全面採用AOPEN數位看板解決方案

台灣之星電信股份有限公司(Taiwan Star Telecom Corporation Limited)成立於20133月,並於201464取得900MHz頻段4G特許經營執照,擁有威寶電信原有3G電信基礎為後盾,提供全台灣民眾3G+4G 高速通訊的行動寬頻服務。

主要應用:

台灣之星在全台灣32個店面都安裝數位看板以及產品介紹看板,位於台北101的旗艦店則安裝了不規則的拼接電視牆於外牆與中島區域,主要讓進出及經過的民眾看到目前的各項優惠及公司資訊。其中101的外部電視牆使用18台螢幕,中島區域則使用了大小總計達12個螢幕透過多媒體播放器應用控制相關內容輪播,方便作為即時的產品與企業形象展示,而在半圓形產品展示台總計則採用了4台螢幕作為相關產品資訊應用。

AOPEN的服務:

因為數位看板安裝於每個分店的位置皆不盡相同,因此安裝時得採取多種固定方式並且外觀必須美觀而且能夠易於觀賞,這方面AOPEN給予不同的施工建議。另外旗艦店外的的不規則電視牆採用AOPEN的多螢幕技術,僅需要一台播放器可同時輸出18個畫面,中島的不規則組合方式讓觀賞者更容易觀在不同角度看到各個螢幕的內容。同時AOPEN對於散熱的設計也提供了多項建議,讓螢幕免於過熱,能夠同時提供長時間的播放能力與減少維修的可能性。

AOPEN採用了TKM320-R3000TK5100i-R3000DE7200多媒體數位播放系統以及DSD55-HE2DSD42-HE2DSD42-HE(具觸控)DSD42-HE等數位看板專用顯示器。產品介紹用螢幕部分載提供了面板防水防塵的阿財機系列,讓可能的沙塵與顧客無意傾倒的水皆不會影響其正常運作。

內容顯示規劃
AOPEN針對台灣之星的需求,提出了包含了硬體、軟體、網路與施工的專業規劃,以及後續內容製作方面的建議,並針對整合叫號等即時資訊功能特別的設計之解決方案。

媒體播放器系列
TKM320-R3000
TK5100i-R3000
DE7200
阿財機

數位看板專用螢幕系列
DSD55-HE2
DSD42-HE2
DSD42-HE(具觸控)
DSD42-HE

推播系統特色
台灣之星各分店的數位看板以及產品介紹阿財機整合多項資訊,為了未來的擴充性以及應用的靈活性,AOPEN整合了專業的數位看板軟體功能,讓未來可以基於現有架構下持續於不同分店擴充播放設備。

在台北101旗艦店部分,在AOPEN的專業軟體的幫助下,以非對稱式排列電視牆的內容播放也能輕易完成,達到吸引消費者目光的功能。

系統架構與安裝
AOPEN於安裝前提供相對應的系統架構圖供客戶確認,並且出貨前由AOPEN專業的測試團隊進行系統驗證。讓系統到達施工現場後使用模組化安裝法,即安裝後即可運作的方式,來減少現場安裝人員可能遭遇系統問題與場域異常衝突等能。讓台灣之星能夠在最短時間內將各店的裝潢以及數位看板建構同時進行並且完工,順利完成同時開幕的目標。

2014年6月26日 星期四

人臉辨識效益分析解決方案網路論壇

數據化數位看板效益之行銷利器
人臉辨識效益分析解決方案網路論壇 

對於零售與百貨業而言提升來客數增加業績的方法有很多,最佳方法就是能以電腦系統整合,自動從來店消費顧客進行資訊分析,從來店消費顧客資訊分析,找出最大宗前20%的消費客層及共同特性,再針對此消費客層設計一促銷活動。而長期來看,則可以找出熟客的來店頻率,並進一步設計促銷方案促進熟客來店消費的次數。另外對於主力消費者有一定的認識後,店家即可針對這群消費者推出獨有的特色產品與服務進行促銷活動,以吸引客戶上門。

針對已上各式零售業者需求,建碁AOPEN在多年的研發後推出適合一套人臉辨識效益分析解決方案,可以將數位看板效益數據化,藉由安裝吸引目光的數位看板與店中,搭配整合的臉部辨識系統,讓顧客在觀看數位看板內容的同時紀錄與分析其性別與年齡,最後在整合連接實際的消費項目與金額,便可以具體的建立消費者形象,幫助經營者了解其消費對象,並能夠進行更精準的產品調整以及有效的促銷方案。

如此有效人臉辨識效益分析解決方案在建碁AOPEN的努力之下已經不再是讓中小企業難以負擔的特殊工具,以往需要高額系統建構以及專人使用的系統現在您可以用非常實惠的價格取得,同時也不需另聘專人維護。因此建碁AOPEN在此很樂意的邀請您一同參與人臉辨識效益分析解決方案網路論壇,只要短短的三小時讓您能更深入的了解這套系統將如何幫助您有效的認識您的消費者並且提升業績。歡迎您即刻上網報名!

人臉辨識效益分析解決方案網路論壇:
時間: 2014 年 7 月 9 日下午2 點到 5 點
報名截止日: 2014 年 7 月 7 日 

設備需求:
作業系統 Windows XP/Vista/7/8
處理器 2.4GHz以上
記憶體 2GB以上
網路連線頻寬 700Kbps以上
瀏覽器 IE 7.0 / Firefox 4 / Chrome 5
更詳細系統需求請參閱:  
http://support.citrixonline.com/en_US/Meeting/help_files/G2M010003?title=System+Requirements

若您有任何問題請電郵到: web.service@aopen.com

2014年6月17日 星期二

IT建置再進化 零售業經營更有效率

數位看板、POS、kiosk是零售業的主要IT設備,在觸控與網通技術的快速導入下,這三類設備的功能不斷加強,應用也漸趨多元,這些改變都讓零售業者的經營更有效率。

和其他產業相較,零售業的e化導入時間相當早,在30年前就已有可記錄營業額的POS機台,隨著IT技術的演進,零售業越來越快也越來越多,現在隨便走進一家便利商店,就可看到POS、數位看板、kiosk等三種e化設備,這三種設備貫穿了零售業的進銷存流程,成為業者的經營骨幹。

這三種設備以往都只是各司其職,彼此間不會有交集。POS系統包括前後兩端,前台以收銀為主,並將收銀資訊傳送到後端,後端機台則依據相關數據,進行各種分析,例如各時段、各產品的銷售狀況,用以制定進貨依據,排出店舖的最佳產品組合;數位看板透過針對特定族群設計特定內容,以「窄播」概念提供精準的行銷;kiosk則是提供各類諮詢服務。

服務內容大增  kiosk成便利商店坪效之王

近幾年IT技術快速提升與網路應用的多元,讓這三者之間開始相互連結,也讓零售業經營更具效率。以便利商店為例,現在各店的kiosk已不再僅具查詢功能,更具有「半個」店員的功能。

舉例來說,2006年全家便利商店首次推出虛擬線上遊戲儲值卡的作法,利用POS與遊戲公司的連線,由店員輸入認證碼取得序號,這種作法對遊戲公司來說除了減少實質儲值卡的印製成本外,也可針對產品進行總量控制;對便利商店而言,則免去實體卡片被竊的風險,更不必像以往必須先花一筆錢囤積一堆卡片在店裡,降低存貨成本。這種作法迅速獲得成功,短期內就成為各便利商店的通用作法。

2010年統一企業的7-11開始在店舖內設置kiosk,虛擬遊戲卡的部份操作被轉移到消費者,消費者先在kiosk上選擇卡片種類,kiosk印出條碼後,消費者再持條碼單至櫃台,店員以POS的讀碼機刷出條碼印出遊戲序號單後,再售與消費者,完成購買動作。這種「半自助」作法很快被應用到各種票券,包括高鐵票、演唱會門票等,如今kiosk已成為便利商店的必要IT設備,其坪效遠高於店舖內的任何產品。

相對於kiosk與POS,數位看板在便利商店扮演的角色就相當單純,僅作為廣告訊息的傳遞而已,不過在其他領域,數位看板的功能已一再轉換,不再只是單向的播放影片,互動式數位看板已成為市場新寵。

從單向到雙向的數位看板

數位看板由建置者單向的訊息傳遞進化為建置者與觀看者的雙向訊息互通其來有自,數位看板之所以會取代原有的靜態看板,主要原因在於LCD面板的降價,當一部32吋的LCD電視降至新台幣1,5000元時,其C/P值快速升高,動態且專為特定觀看者製作的播放內容,其吸引力遠大於靜態的海報,而一部LCD電視雖然價格遠高於海報,不過對店舖經營者而言,不超過新台幣2萬元的價格仍可接受,因此數位看板的媒體播放型態很快就為市場接受。

商機大開的結果就是各路人馬紛紛殺入市場,如果只要單純播放內容,數位看板只要LCD電視加上一部DISC Player即可運作,如此簡單的架構並不需要複雜的工業電腦技術就能做,也因此除了早期跨入的工業電腦廠商外,後期不少DVD Player廠商如建碁,也開始跨入發展。

各路廠商紛紛跨入,讓數位看板的利潤大降,對平均毛利都維持在20%以上的工業電腦廠商來說已不合經濟效益,然而數位看板市場越來越大,再加上廠商都已投入大量時間與資源,又無法狠心放手,因此在發展中期,數位看板儼然成為工業電腦廠商手中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雞肋。

後來工業電腦廠商重新審視本身優勢,針對特殊應用族群提出一般廠商難以提出的架構,一是網管型架構,二是互動型數位看板。網管型架構以多端點控管為訴求,由遠端主機掌控各端點數位看板的播放內容,應用相當多,包括銀行、學校都有導入,零售業則以百貨公司導入居多。


互動讓數位看板更有創意

互動型數位看板則是在數位看板中加入觸控螢幕,設計出不同的播放內容,讓觀看者自行點選,例如之前變形金剛電影上映時,台北市信義威秀影城就建有一部互動式數位看板,除了播放電影預告片外,觀看者也可在螢幕上直接點選下方的各類變形金剛圖案,點選後螢幕就會出現該機器人的訊息與變身片段。

另一個案例也是位於信義威秀影城,由於該區是電信業者的兵家必爭之地,每年Apple的iPhone新手機開賣時,總會吸引大量民眾排隊購買,各電信廠商也在此處設置旗艦店,以最炫目的行銷手法吸引消費者眼光。之前位於該處的遠傳門市,就將數位看板設計為一支超大型的iPhone手機,並將其畫面模擬iPhone的iOS介面,消費者可在上面拖曳畫面,而當沒有其他動作時,該看板則會播放遠傳的行銷短片。

除了觸控式LCD螢幕外,數位看板現在也將攜帶式產品如平板電腦、智慧型手機,納入到IT系統中。例如三星推出的Surface,是將多點觸控與銷售系統結合在一桌面型數位看板上,顧客可在看板上滑動畫面挑選所需產品,而顧客在桌面上所有動作,都會傳送到銷售人員的電腦中。銷售人員可以此判斷出顧客的喜好,提供更適切的服務;而顧客可將自己手機或店舖提供的平板電腦置於Surface桌面上,將桌面上決定的購買品項,用手指直接從桌面拖曳至這兩個攜帶式裝置畫面中,再將手機或平板電腦上的畫面資訊展示給銷售人員,完成購買。

互動式數位看板應用的另一個技術是感測器,結合感測器的數位看板在台灣仍居少數,不過在日本已經常見,其創造出來的應用五花八門。例如在服飾店中,系統內建的視覺感測器,讓數位看板可被當成試衣鏡,而且使用者可以點選看板上的選項,更換所試的衣服顏色,免去逐件試穿的麻煩。

以上的數位看板,其互動方式都是在使用者「已知」的情境下進行,另外有一種數位看板則是在觀看者「不知」的情境下進行「互動」,這種數位看板是結合視覺感測器與面孔智慧判斷軟體,透過視覺感測器擷取駐足觀看數位看板內容的觀眾面孔,後端的判讀軟體再依其面孔判斷觀看者的性別、年齡,將之匯總成有效數據,提供給系統建置者參考,以設計出最精準的內容。

兩極化發展  數位看板涇渭分明

就應用面來看,數位看板在部份零售業,其角色與kiosk已逐漸重疊,由於加入了觸控與網路連線技術,數位看板除了影片播放外,也可兼具查詢甚至販售功能。

至於未來走向,業界人士指出,數位看板未來將走向兩極化,從最簡單的內容播放功能到複雜的網管型與互動式都各有市場。前者的競爭門檻低,市場對產品的規格需求一致,因此進入門檻低,相對的利潤當然也有限,必須以量取勝;後者不但技術含量要高,還有相當高的客製化需求,因此要有一定的垂直領域經驗,才能設計出客戶所需的設備,當然這類產品的毛利也遠高於簡易型數位看板。

無論是簡易型或複雜型,台灣廠商兩類產品都有能力發展,就目前發展來看,兩邊也都有廠商投入,在利基不同的狀況下,兩邊的發展仍會涇渭分明,不太會有互跨的情況出現。不過業界人士認為,簡易型數位看板市場以價為先,技術需求較少,容易受到大陸廠商的威脅;反觀台灣廠商以技術能力與彈性設計見長,若能強化這部份優勢,面對市場競爭交會,將能更有把握。

原文網址: http://www.digitimes.com.tw/tw/dt/n/shwnws.asp?id=0000379870_TKW7E49580JIB7L66PU2J&ct=1#ixzz34y9kFUi9


2014年5月19日 星期一

誠摯的邀請您參與『建碁AOPEN 數位服務創新應用論壇』

新生代主流消費群體的需求日益複雜,加上產業變遷,製造業走向服務化、服務業走向國際化的趨勢下,產業數位化的應用需求愈來愈明顯,技術應用整合與產業合作更顯重要。

全球主要電腦展之一的2014年台北電腦應用展將於六月三日到七日於台灣台北舉辦。建碁AOPEN 亦將於展覽期間的六月五日舉行「數位服務創新應用論壇」。本次論壇將由店內數位應用趨勢啟動,以最新的數位創新服務來實現「科技應用、產業生財」的目標,做詳細介紹。特別是透過優質的Omni-channel與O2O服務流程,將零售業及企業溝通管理的服務流程改造作為主題,進行深入探討。會中也將為您導覽介紹建碁AOPEN的體驗中心-「大MiND場」的建構概念及各區展示內容。最後還有抽獎活動,獎品豐富,請您把握機會一同參與今年的「建碁AOPEN 數位服務創新應用論壇」。 建碁AOPEN,期待您的蒞臨!


論壇日期:2014年6月5日(星期四)
論壇時間:1400~1700
論壇地點:建碁AOPEN內湖大MiND場 (台北市114內湖區新湖一路128巷15號5樓)

2014年5月12日 星期一

零售業新行銷利器-數位看板

整合了LCD顯示器、電信、PC、軟體等技術的數位看板IT設備已成為零售業者的行銷新利器,透過動態影音訊息的播放,現在數位看板角色肩負了行銷產品、打造企業形象的作用。

然而無論是硬體規格或內容製播,數位看板都有不同型態,如何審視本身需求與營業特色,選擇最適合系統,將是業者導入此系統的必學課題。從發展軌跡來看,數位看板的應用始於證券公司的電視牆,不過在影音技術未臻成熟與顯示器價格偏高的限制下,只被侷限在股價顯示的應用上,直到近年來,由於影音技術與LCD成本大幅下跌,數位看板應用才開始普及化。

單機與網路的選擇

目前,在商業大樓、機場、車站、賣場、銀行大廳、醫療院所、電梯等候處等各種公共空間裡,都可看見數位看板的應用,其中又以零售業為其應用的主流,目前各連鎖零售店舖幾乎都可看到數位看板的蹤跡,而就其應用的規格型態可分為兩類,單機式與網路式,兩者的差異顧名思義就是有網路架構的建置與否。

單機式的數位看板多應用於對內容形式沒有即時性需求的場所,如百貨公司定時輪播產品訊息的專櫃,這類數位看板只要總部將內容做好,讓各分店人員自行上網下載至儲存裝置如隨身碟,甚至沒有網路用快遞寄送光碟也可,這種方式看來雖比較低階,不過店舖的IT系統建置考量的是最適化,而非一味講究效能,因此就經營角度看,這種不需另外負擔網路建置與傳輸費用方式,反而最合適。

至於網路式數位看板當然就是內建網路,零售業者在此一類型的應用,多是看板建置密集的場所(如百貨公司各層樓的公共空間)或分店數量達到一定數目的業者(如便利商店),這些場所採用網路式數位看板的主要考量在於統一管理,由於各分點數量多,因此前期的網路建置成本在分攤後可大幅降低,統一管理除了讓總部充分掌握各點狀況外,也降低分點人員的工作負擔。

數位看板有效刺激購買欲望

在建置成效方面,因數位看板的行銷刺激出消費已有相關研究,最有說服力的當然就數零售業者自己所作報告,其中全球零售巨人Wal-Mart的報告更為業界矚目,Wal-Mart的數位看板建置相當早,2004年就開始在美國境內的賣場中,架設LCD電視播放商品促銷廣告,在2012年該公司本身的調查顯示,因為看到Wal-Mart店內「今日特惠」廣告,而購買商品的消費者比例為15%,比起沒有看到廣告的比例4%,高出12個百分點,足可證明數位看板的行銷效益。

除了懸掛於牆上的數位看板外,Wal-Mart也開始在部分店家的購物車推把上,嵌入一台約莫8吋大小的觸控螢幕,整合播放器與紅外線機制,以播放客製化行銷內容。

這種作法是先在播放器內裝上紅外線接收器,再於商品貨架的對角處架設紅外線發射器,當購物車上的播放器接收到紅外線訊號時,螢幕就會播放屬於該區域的廣告,由於紅外線有效距離為10公尺,且要在可視範圍內才有效,所以不同區域間的訊息不會互相干擾

結合IT技術 數位看板創新應用

由此來看,數位看板在零售業的應用目的以行銷為主,用LCD螢幕取代過往的平面海報或燈箱。至於行銷內容則分成2種,1種是自行製作店內行銷的內容,刺激顧客購買意願,這又稱為主動式店內數位行銷,前述所探討案例皆屬此類;第2種是把數位看板視為廣告通路,播放廣告主的產品廣告,再向廣告主收取刊登費,台灣許多連鎖商店都採取這種作法,例如:7-11、燦坤實業等,此時的數位看板多半與POS終端機串連,希望引起在櫃檯前方等候結帳客人的注意力。

除了用於店內行銷以外,現在數位看板也開始整合感測器與智慧貨架,創造不同應用面向,智慧貨架是在貨架上裝置感測器,自動掃描架上商品的剩餘數量,一旦低於預設標準值,就立即通知補貨人員,讓缺貨損失能夠降到最低。
將智慧貨架與數位看板結合後,可以避免貨源不足而生的損失,一旦智慧貨架感測器偵測到促銷中的商品(例如:法國紅酒)所剩不多,且庫存量也於安全庫存標準值時,那麼數位看板後台系統就會自動更改促銷商品(例如:改成美國紅酒),避免店主因為促銷而面臨缺貨危機。

目前,數位看板硬體解決方案有兩種:Panel PC與RISC播放器外接LCD螢幕,這兩者各有優缺點,走x86架構的Panel PC,雖然擁有開放共通
的優勢,卻存在著價格昂貴及不穩定風險,反觀RISC架構的優勢,不僅穩定及成本低,再加上最近正積極朝向制定共通標準的方向前進,打破封閉架構不易擴充的天生限制,可望成為未來數位看板的主流選擇。

站在功耗角度來看,一台LCD螢幕的功耗約莫30w,只要搭配功耗僅10w的專用播放器即可,不必選擇功耗將近100w的PC,尤其未來社會將面臨能源缺乏、電費高漲的危機,選用低功耗設備恰好能呼應現今的節能趨勢。

導入前停看聽 端視店內空間與客戶屬性

零售業類型相當多,並不是每一家業者都適合導入數位看板,店內空間若較小,LCD螢幕尺寸與架設距離的比例不對,難以彰顯數位看板成效。系統業者建議,19吋以下的螢幕,可視距離約莫在1公尺以內,至於19吋以上則需要至少三公尺以上的距離。

除了空間考量外,零售業在評估適不適合導入數位看板時,還可從以下兩點原因去分析。首先是客戶進入店內、是否有明確目的。其次是客戶在店內停留時間的長短,大陸市場的數位看板龍頭分眾傳媒創辦人江南春曾經說過,「數位看板是跟無聊搶生意的產業,」倘若客戶是因為特定目的,才進入零售商店,自然不容易注意到數位看板的內容。

以咖啡店為例,店內客戶在喝咖啡同時,大多在閱讀書報、與朋友聊天、使用NB、洽談生意等,鮮少注意數位看板的內容,但百貨公司美食街則否,客戶用完餐便即離去,數位看板恰好能打發這當中的無聊時光。
是走是站? 內容差很多

最後要談的是數位看板的播放內容,內容是決定成效的重要關鍵,大多數人對數位看板都認為其播放的內容一定要是動態,如果要播靜態畫面,用印刷海報即可,這其實是錯誤觀念,數位看板的主要功能是讓觀看者快速瀏覽,內容是靜是動要看觀看者的動作,若設置場地是人潮快速流動的場所(如騎樓或手扶電梯旁),因觀看者眼光停留時間甚短,內容就要是靜態,讓行走者一眼就能瞭解內容,而若觀看者是駐足不動或行走速度較慢的場所(如升降式電梯或賣場貨架),其內容就最好是動態,讓觀看者可以看完所有內容,另外根據內容製作廠商的經驗,零售業的數位看板內容最好大幅精簡在3~5秒鐘內,就能讓人看出訴求重點,有些廠商將長至20秒的一般電視廣告直接套用到至數位看板,成效就大受影響,因此在通路性質不同的前提下,企業切莫為了省一時內容製作成本,而降低數位看板效益。

原文網址: http://www.digitimes.com.tw/tw/iot/shwnws.asp?cnlid=15&id=0000368168_I0Y2SMIC5B8B9T9ZCIBZ4&ct=1#ixzz31YlDoHgH

2014年4月29日 星期二

在水族館中的互動式教學遊戲觸控螢幕



 參觀水族館是既有趣且教育性的。參觀者將看到所有類型的海洋動物,自然的人類的好奇心會讓他們想更多地了解他們所看到的。因為你可以放置標誌的數量是有限的導致用標誌顯示是不完整的,Palma Aquarium Mallorca水族館找到正確的解決方案,安裝AOPEN的觸控顯示一體機。
接著,水族館中環境本身往往較昏暗。因此,管理者尋求一個[開箱即用]數位傳播解決方案,讓客戶在一個易於閱讀的方式中取得最多的資訊。
關於水族館
Palma Aquarium Mallorca水族館,總部設在西班牙馬略卡島,開業於2007年,並有世界上唯一之55個水族箱的活珊瑚展覽是與其他水族館的最大區別。
水族館內的55個水箱中擁有超過700種來自世界各地,包括地中海和印度洋,大西洋和太平洋總數超過8,000個的海洋動物標本。
珊瑚世界國際公司是水族館的擁有和經營者,該公司旗下還有一些世界各地的水族館。除了Palma水族館,公司擁有在以色列埃拉特、在美國夏威夷茂宜海洋中心和在澳大利亞AQWA的海底觀測站。
挑戰
Palma水族館一直是科技融入其設計的先驅,並隨著技術的發展,他們尋求一個更適合的解決方案,以提高參觀水族館的經驗。Palma水族館通訊經理Leticia Lope解釋說"我們以前的技術是安裝於2008年,在那一刻,它是走在了最前。但經過幾年這項技術變得過時,這就是為什麼我們決定投資新的互動式數位媒體"。
鑑於其母公司,珊瑚世界國際(Benjamin Kahn)的總裁,以前曾受時代雜誌表揚為"環境英雄"彰顯他在環保的努力,水族館致力實現可持續性以遊客為主的海洋環境教育平台領先標的。
為了透過一個美觀的方式提供更好的資訊給遊客,在水族館中螢幕和標示方面的升級是不可避免。新的顯示器將要很容易由水族館的工作人員來管理,且資訊必須經常更新,以提供最新的知識。
解決方案
Palma水族館聘請總部設在西班牙的Plexus是一個AOPEN的技術提供商和客戶,來為其尋求正確的解決方案。Plexus為了滿足其需要安裝了44台 AOPEN WarmTouch 22"顯示器(WT22)希望以引人入勝和令人興奮的方式呈現信息。WT22是一個完全互動式觸控螢幕支援多達10個觸控點,並配備了高解析的21.5英寸螢幕(解析度:1920×1080)。因為它非常適合於商業環境中, WT22配備防塵技術,其超薄的邊框設計,以及無框的前面板使得它易於清潔。所有功能鍵都支援了安全鎖,以防止篡改。這些硬體功能外,該系統還非常節能,支援信息和傳播技術的持續發展,這是特別重要的因為考慮到Palma水族館擁有者的理念。
隨著每個水族箱都有安裝顯示器,並邀請遊客去使用它,找出更多關於他們看中的海洋動物資訊的互動式螢幕。當新的物種被引入水族箱,這是經常在一個水族館內發生的,這時系統能輕易更新。對於經常來訪的旅客也將在不斷變化的內容中找到樂趣。
WT22被選中是因為它是安靜無風扇,並且能夠全年無休運作。"這些顯示器提供遊客一個偉大的新體驗,"Palma水族館通訊經理Leticia Lope說。"參觀者可以很容易地看到在水族箱中是什麼,如果我們要改變它也是很簡單,我們從內部即可更新它的任何信息。不過,對我們真正重要的是它外型真的美,並且具有非常適合我們的特色,即我們的[綠色]理念中的低功耗。"
因為顯示器的美和吸引力,Palma水族館也能夠使用它們來為客戶提供商業信息,比如什麼是可在禮品店買到,從而有助於可持續性提供最關鍵的資源:資金。
未來
Palma水族館並不尋找創造性和創新性方式來使用顯示器,他們目前正採用追蹤客戶在螢幕上點擊行為之測量技術。這個分析將在未來被用於創造最符合觀眾行為的內容。Lope說:"希望有一個機會能讓孩子們透過使用22吋螢幕或者更小螢幕之有趣的互動功能,並給他們一個終身難忘的經驗。"
"觸控螢幕邀請人們與我們的交換資訊,這是一個非常簡單的方法,讓孩子們在嬉戲的方式接觸,所以在不久的將來,我們在水族館的兒童遊樂場將整合這些工具。我們將能夠為他們提供有趣的教育遊戲,可持續海洋生態系統的本質就是一個聰明的溝通辦法"Lope總結

2014年3月31日 星期一

英特爾:互聯生活推動網路變革



2014年英特爾資訊技術高峰會召開在即,我不禁思考十幾年的技術發展會帶來哪些變化,特別是網路和通信領域的變化。如今,人人都在談論行動流量的爆發式增長,預計從20072017年,行動流量將增長約5000倍。1科技工作者每天都在和巨量數字打交道,因此5000並不那麼令人印象深刻。那麼,我們不妨退一步,看看一些對比資料。

今天,你在咖啡廳消費幾十元即可品嘗一杯咖啡,十年後你是否願意支付上萬元購買一杯咖啡?或者設想一下,你的汽車目前加滿一次油可以行駛400公里,但十年後可以環繞地球50多圈。

行事新準則

我們的生活方式造就了迅速增長的行動流量。在這樣一個日益互聯的世界中,人們希望隨時隨地保持連接、隨時隨地獲取資訊。組成物聯網(IoT)的數十億台機器正在消耗大量的頻寬,在不久的將來,更多的可穿戴設備、汽車以及其他設備將連接至網路。

我們還需要面對大資料的增長,並從海量資料中挖掘商業價值,從而提供更好的服務並改善客戶體驗,我們必須存儲、管理這些資料,同時保障資料安全。

由此引發一個問題:為了支援這種始終互聯的生活方式,我們現在的行事準則是否正確?或者說,我們現在做得夠嗎?

幸運的是,大約在兩年前,業內有識之士預見到了這一必然趨勢,並提出目前的網路基礎設施仍將具有經濟性和靈活性。從那時起,各方開始致力於重新打造支援NFV(網路功能虛擬化)和SDN(軟體定義網路)概念的網路,以便降低運營成本,使新服務部署更加容易。

從實驗室到試運行

各項測試已經在進行中:中興與一家中國領先運營商在行動核心網上完成了聯合測試,結果表明運行良好,並得到各方的積極評價;西班牙電信公司在巴西進行了現場試運行,測試了虛擬的客戶在地設備,目的是簡化安裝和升級。這兩種基於NFV/SDN的解決方案都基於英特爾硬體和軟體運行,實現了高性能的虛擬化環境。

目前的工作是否充分?

互聯的生活方式要求所有類型的基礎設施能夠完美相容。在諸多方面,SDNNFV加速了基礎設施之間的相容,它們正在推動電信網路、企業資料中心和雲端之間的互聯互通。事實上,虛擬化和標準大容量伺服器的應用將促進通用基礎設施的建設,這將提高交互操作性和資訊共用。

儘管如此,我們仍然需要為消費裝置和設備終端付出大量努力。例如,網路和設備必須協同工作,才能更好地保護資料(加密)和節省網路頻寬(壓縮)。

遊戲開始!
實現真正的互聯生活需要為電信網路、資料中心、雲端和各種設備提供可擴展、靈活的解決方案。英特爾覆蓋了所有基礎領域。我們正與行業領導者合作,使網路和通信變得更加智慧、高效、靈活和安全。我們期待在2014年英特爾資訊技術高峰會上與您見面!

編輯自: http://www.ds-360.com/news/2014/3/2014_1_13266.htm

2014年2月27日 星期四

Compute Continuum走進數位看板 英特爾創新體驗




科技的發展極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的同時,也在改變著我們的生活習慣。消費者已經習慣於網路生活,並希望線上線下擁有一致的體驗。為滿足消費者對於更加智慧、互連生活的需求,英特爾進一步擴展其晶片設計、製造工藝以及軟體能力,以構建個性化的Compute Continuum體驗,將智慧計算擴展到更廣闊領域,全面助力零售、教育、交通、醫療等眾多產業發展。

英特爾認為,傳統的、基於平面表現形式的內容及廣告推送對消費者的吸引力越來越小,互動式的媒體傳播和行銷方式將成為主流。到2015年,預計將有2200萬台顯示幕出現。新興媒體管道—數位看板(Digital Signage)正在迅速發展,無論是在受歡迎程度還是在曝光率方面,目前都已成為僅次於電視的第二大媒體。作為一個互動式媒體傳播平台,數位看板憑藉智慧、精準、互連、可視性強等優勢,進入了越來越多的應用領域,從商場、超市到地鐵、機場,從線下課堂到線上電子商務,數位看板的應用幾乎無處不在,成為Compute Continuum網路上重要的節點,為消費者帶來了更加個性化和生動的感官體驗。 

隨著市場需求的不斷擴大和細化,數位看板的功能也在發生變化。從最初的單純廣告展示,配以有限的內容,每塊顯示幕一個播放器的基本呈現方式,發展到如今以動態多媒體內容顯示,支援收視測評和觸控式人機互動,可遠端/集中管理,可進行精準內容編排、分發的高階數位看板鋪設,數位看板已取得了巨大的進步。未來,隨著數位平台與傳統行業的融合愈加緊密,以及智慧移動終端應用的規模普及,如NFC(近場通信)、QR代碼、App,數位看板將為終端用戶帶來更加出色的交互體驗、及時有效的智慧回應,從而進一步帶動市場收入的增長。 

數位看板行業挑戰猶存
數位看板行業在蓬勃發展的同時,仍然存在兩大挑戰: 
第一,數位看板行業缺乏標準。數位看板技術發展趨勢將集中在嵌入式、多螢幕互動、雲端運算、多媒體等方面,而最終要實現這些技術的應用,標準化是至關重要的一個環節。如何讓硬體、軟體、內容創建、內容交付、廣告以及數位看板網路的搜索在統一的平台上平滑運行,是數位看板行業不得不思考的問題。 

第二,視訊分析技術有待提高。廣告主需要衡量在數位看板網路上進行廣告宣傳的效果。將更加有效的視訊分析技術整合至數位看板網路,可以衡量廣告的效果並提供廣告主希望瞭解的投資回報率資訊—廣告驗證和廣告印象資訊。 

為更好的應對挑戰,讓Compute Continuum走進數位看板,英特爾從以下幾個方面做出努力:

加快數位看板標準化建設 
英特爾開放式可連接規範/智慧插接系統規範:為解決市場在系統構建或者實施方面缺乏公認標準的問題,2010年,英特爾推出開放式可連接規範(Open Pluggable Specification,簡稱OPS),為數位看板行業提供標準化介面,使其維護、升級更加便捷,內容交互更加流暢。20139月,英特爾對這一規範進行了全面升級:新一代OPS,即智慧插接系統規範(Intelligent Pluggable System Specification,簡稱IPSS)由一個x86架構的迷你PC組成,採用英特爾Core處理器家族產品,兼具記憶體和硬碟等存儲設備。IPSS可在原有規格上實現英特爾® vPro和主動管理技術(AMT),通過遠端管理、診斷和修復,顯著降低維護成本。配合英特爾內容管理系統英特爾®零售用戶端管理器(Intel® RCM),IPSS可為數位看板在所有細分領域的部署提供點到點的硬體/軟體解決方案。 

聯合微軟推出專為數位看板應用打造的嵌入式技術平台:2010年,英特爾與微軟進行戰略合作,基於英特爾處理器和微軟Windows Embedded Standard 7創建開放式標準平台。該平台可為數位看板製造商和網路運營商帶來出色的靈活性,有助於他們定義並快速創建創新應用,在零售商店、銀行、機場等各種環境中為消費者提供豐富、引人入勝的體驗。

創新數位看板技術與使用模式 
英特爾®虛擬化技術:英特爾虛擬化技術能夠對硬體資源進行劃分,並分配到多個獨立作業系統環境,從而能夠支援在單一硬體平台中存在多個“虛擬”平台。虛擬化支援單一設備同時運行多個作業系統。例如,企業將可以實施多用途終端,在同一平台上同時運行廣告播放器和匿名視訊分析系統,從而節約成本並以最大限度提高數位看板工作效率,有效提高系統運行或資料的安全性; 

英特爾®主動管理技術(Intel® AMT):英特爾主動管理技術是一種基於非易失性存儲、駐留於平台之中的硬體和軟體解決方案。它能夠支援維護部門遠端發現、修復和保護連網的資產。目前主要的獨立軟體發展商均在其產品中增加了對於英特爾主動管理技術特性的支援,同時主要OEM商也紛紛在其平台上實施該技術;

英特爾智慧廣告播放系統:英特爾智慧廣告播放系統首次整合了匿名視訊分析(AVA)與資料挖掘技術,實現了有針對性與互動式廣告播放。基於AVA資料與廣告內容的關聯,其用資料挖掘技術學習廣告播放模型。利用這些模型,系統能夠選取觀眾最感興趣的廣告進行即時播放;觀眾也可以與系統交互,找到並播放自己感興趣的內容。該系統的應用有助於提升廣告投放的效用,從而提升廣告商和零售商的投資收益; 

英特爾內容管理系統(Intel® RCM):英特爾零售用戶端管理器是一個簡單、高成本效益的內容管理系統(CMS),為行銷人士提供了一個簡單的介面,使其能夠在一個安全、可管理的環境內,用幾分鐘時間創建新的廣告和促銷活動,快速自定義內容並獨立控制每塊螢幕。它還允許行銷者在每個數位看板內創建多個分區,支援包括高畫質視訊、Adobe Flash、靜態圖像和網路內容在內的大部分格式,通過在多個消費體驗設備上創造一致、強烈的印象,最大限度提升行銷效果。

英特爾“連網商店”打造智能、互連的互動式購物體驗:英特爾認為,連網商店是個完全由網路連結的環境,從商店的倉儲管理、物流運送、櫃檯收銀、貨物查詢顯示幕、展示貨架、商品試穿、試用面板、消費者購物車到消費者的智慧型手機,均相互連結。通過連網商店,消費者能夠隨時查詢需要的商品資訊,包括存貨、價格,亦能透過智慧手機從網上下載優惠卷。而企業能夠透過整個連網系統分析消費者偏好,即時進行銷售策略或優惠活動的調整,據此發送不同的產品資訊至消費者隨身攜帶的上網裝置中,進行廣告效果的追蹤,從而制定更加有效的行銷策略。

強化數位看板產業生態系統 
隨著數位看板從傳統的“燈箱廣告替代品”向可管理的智慧交互設備轉型,與之配套的產業鏈也在不斷完善和壯大。英特爾已經與數位看板製造商、網路運營商、系統整合商以及終端應用商等合作夥伴建立了緊密的合作關係。

迎接Compute Continuum帶來的產業新機遇 
根據Global Industry Analysts的最新預測,到2017年,全球數位看板系統市場規模將達到138億美元,亞太地區將成為增長最快的市場,複合年均增長率高達22%

英特爾中國區嵌入式及消費電子事業部總監曾明表示,“數位看板作為嵌入式設計的典型應用,已經從傳統的廣告展示行業逐步蔓延到零售、醫療、交通等多個領域,圍繞數位看板而建立的生態系統正在不斷擴大。數位看板產業的標準化、產業鏈化以及商業模式的創新將給整個生態系統帶來全新的產業機遇。”

英特爾通過攜手眾多合作夥伴深化本地合作,創新數位看板使用模式,拓寬數位看板應用領域,與數位看板生態系統合力迎接Compute Continuum所帶來的全新機遇,以給廣大消費者帶來了更加智慧、互連的互動式應用體驗,使其在感受資訊科技帶給我們的極大便利的同時,享受更加豐富與愉悅的生活體驗,從而最終使全球零售商都能從英特爾技術創新中獲益!

編輯自:  http://www.ds-360.com/news/2014/2/2014_1_13058.htm

2014年1月28日 星期二

互聯運算,開創零售物聯網新紀元


憑藉智慧、精準、互聯、可視性強等突出優勢,數位看板(Digital Signage)正在進入越來越多的應用領域,從商場、超市到地鐵、機場,從教室到線上電子商務,幾乎無處不在。目前,數位看板已成為僅次於電視的第二大媒體形式。IDC的最新資料顯示,2013年中國數位看板市場銷量高達146.3萬台,同比增長23.2%,發展勢頭迅速。

“互聯運算”走進數位看板,物聯網助推智慧零售

2013年,中國零售業呈現出的明顯態勢是:傳統零售增長放緩,實體零售掀起上線潮,線上線下開始聯手。商務部所做的一項商貿行業典型調查統計結果顯示,2013年第三季度零售業便利店和超市銷售額增長為13.3%、13%,百貨店、專賣店增長分別為7.4%、6.5%。從毛利率情況看,今年三季度各業態分別較上年同期下降了0.6-1.7個百分點。

因此,我們有理由相信,從以連鎖經濟為代表的傳統實體零售,到以電子商務為代表的虛擬零售,再到當前虛實結合的線上線下(O2O)模式,全球零售業正在經歷一場史無前例的劇烈變革。隨著物聯網技術的日益成熟,零售行業將因此重獲新生,向著更加智慧、互聯、融合的方向演進。當前零售店具備的“展示、體驗、廣告、銷售”模式,也必然向支援“資料收集與分析、社交與社區互動、智慧支付、售後服務”,同時整合線上平臺與離線店面用戶體驗功能的未來零售業發展。

相對地,數位看板也逐步從最初的單純廣告展示,配以有限的內容,每塊顯示幕一個播放器的基本呈現方式,發展到如今以動態多媒體內容顯示,支援收視測量和觸控式人機介面,可遠端/集中管理,可進行精準內容編排、派送的高階數位看板鋪設。而新興技術如人臉識別、即時資料分析、感知運算、行動支付等的廣泛應用,更是催生了大量創新產品的問世。在今年12月初召開的“2013英特爾數位看板和零售高峰會”上,展示了多款智慧應用,如支援行動支付的自動售貨機、具備聯網功能的平板POS終端、超高畫質多螢幕拼接解決方案、基於標準介面的資訊發佈模組以及利用感知運算技術實現的內容互動平台。

在英特爾看來,充分借助物聯網技術,將網路運營商的特質與實體店的良好客戶體驗結合,無疑將是增加用戶忠誠度、提升購物體驗最行之有效的手段。而隨著數位平台與傳統行業的融合愈加緊密,以及智慧移動終端應用的規模普及,數位看板將為終端用戶帶來更加出色的交互體驗、及時有效的智慧回應,從而進一步增強品牌與顧客關係、成為有效連結O2O的樞紐。

廣告螢幕能夠快速判斷觀者喜好,自動更新顯示內容;手機可以連接超市網路,幫助主人找到所需商品、查看最新優惠;試衣只需站在鏡子面前,讓紅外線感應幫你穿搭…通過構建點到點的物聯網解決方案,英特爾正在助力實現這些未來感十足的場景。

構建系統標準,簡化智慧數位看板部署

作為物聯網的一個子集,數位看板應用將在未來進一步普及,互動性顯著增強,特別是基於雲端的通信和資料共用、彼此之間的互聯互通以及與智慧移動終端的結合,將使越來越多的群體受益於該項技術。同時,新的感知技術亦將湧現,比如裸眼3D、全息投影和氣味提供,以增強對消費者的吸引。

但我們也要意識到,數位看板行業在蓬勃發展的同時,依然存在標準建設方面的挑戰。數位看板技術將集中在嵌入式、多螢幕互動、雲端運算、多媒體等方面,而最終實現這些技術的應用,標準化是至關重要的一個環節。如何讓硬體、軟體、內容創造、內容交付、廣告以及數位看板網路的搜索在統一的平台上平順運行,是數位看板行業不得不思考的問題。

為解決市場在系統構建或者實施方面缺乏公認標準的問題,2013年9月,英特爾對原有的開放式可插接規範(Open Pluggable Specification-OPS,簡稱OPS)進行了全面升級,推出了智慧插接系統規範(Intelligent Pluggable System Specification,簡稱IPSS),通過遠端管理、診斷和修復顯著降低維護成本。英特爾還開發了諸多技術支援數位看板的智慧、互聯趨勢,如內容管理系統英特爾®零售用戶端管理器(Intel® RCM)、英特爾®博銳™技術(Intel® vPro™)、英特爾®主動管理技術(Intel® AMT)、英特爾®匿名觀眾分析功能套件(Intel® AIM Suite)等,為數位看板在所有細分領域的部署提供端到端的硬體和軟體解決方案。

攜手合作夥伴,共築生態系統

隨著數位看板從傳統的“燈箱廣告替代品”向可管理的智慧交互設備轉型,與之配套的產業鏈也在不斷完善和壯大。英特爾已經與數位看板製造商、網路運營商、系統集成商以及終端應用商等合作夥伴建立了緊密的合作關係。通過積極深化本地合作,創新數位看板使用模式,拓寬數位看板應用領域,與中國數位看板生態系統合力迎接智慧零售所帶來的全新機遇。

零售只是英特爾物聯網戰略的一個子級應用。從設備到資料中心,作為運算解決方案的引領者,英特爾致力於為全新設備類別注入智慧,從而幫助數十億台現有設備互聯互通,改善人們溝通、生活和工作的方式,創建更具價值的商業模式。


編輯自:http://www.ds-360.com/news/2013/12/2013_1_12729.htm

2013年12月25日 星期三

政府機關應導入數位看板應用



如何把群眾想知道的、應知道的、需要知道的資訊及時、準確、完整地告訴群眾,把政府的政策宣傳與民眾的日常生活有機結合從而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度和社會信任度已經成為政府部門工作的重要內容。這時候政府就需要構建出適用於自己的多媒體發佈系統。

隨著網路時代的到來,政府的服務水準越來越受到關注,雖然各級政府機關對電子政務進行的很不錯,但是各級政府部門國家機關依然面臨徹底改進資訊發佈服務和提升公眾滿意度的巨大挑戰,它對於增加政府管理服務的公平、公正及透明度都具有比較現實的意義。

政務資訊發佈力度依然不強,僅在網站上發佈是遠遠不夠的,很多時候並不能達到資源分享的效果。如何把群眾想知道的、應知道的、需要知道的資訊及時、準確、完整地告訴群眾,把政府的政策宣傳與民眾的日常生活有機的聯繫在一起從而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度和社會信任度,已經成為首要解決的問題。在這種情況下,數位看板多媒體資訊發佈系統應運而生。

隨著政府建設的轉變和提升。通過大螢幕液晶電視、LED等顯示幕,時時向群眾公佈各類指南、通知公告、新聞動態、政策法規、規劃公報等等政府資訊,網路多媒體作為當前最為流行的新媒體,具有傳播快、範圍廣、費用低等特點,有條件,有優勢成為政府業務宣傳的重要平台,及時把政府政策、即時資訊、重點新聞、預防救災等資訊展現。

數位化、資訊化的政府能夠提供及時、全面、優質、高效的資訊服務以及全新的辦公文化氛圍,能夠極大地提升單位的整體形象,也是辦公建設的必然趨勢。

政府多媒體資訊發佈系統是一款專用於政府資訊公示的顯示系統。它針對政府辦公大樓的具體需求,提供功能強大的資訊編輯、傳輸、發佈和管理等專業媒體服務。

它採取集中控制、統一管理的方式,將影音信號、圖片和跑馬燈等多媒體資訊通過網路傳輸到顯示終端,並以高品質的數位信號播出。

通常說來,多媒體發佈系統大多要在無人管理的狀態下長期運行,穩定性本身就是剛性需求,加之政府本身發佈信息量較大,因此,要想保證多媒體發佈系統正常運營,產品的穩定性無疑是首先要關注的問題。對於數位看板這樣專業性較強的產品,選擇時要有品牌意識。大牌廠商一般具有較為豐富的構建經驗和完善的售後服務系統,能夠為用戶提供更多合理化的建議,降低用戶安裝維護的工作強度。

從投入成本上來說,功能越豐富的產品就意味著廠商要投入更多的精力,同樣的,用戶也要投入更多才能獲得。政府應用數位看板的目的就是要拉近與普通民眾的距離,而如果要花大價錢來追求一些根本不會應用的功能,就是對公共資源的浪費,就會適得其反。從實際操作來說,功能越多操作的複雜性就會越大,相應的,操作人員的熟悉時間也就會越長。政府工作講究效率性,應用數位看板的目的也在於此,如果在操作上花費過長的時間就是得不償失。

值得注意的是,數字標牌在政府中的應用,絕不僅僅是簡單的對外資訊公示,而是包含了服務程式、會議資訊、導引服務甚至即時新聞、交通狀況等一系列的便民資訊,這就表示政府所要構建的多媒體發佈系統要有良好的可擴展性,以避免日後的應用瓶頸。

編輯自:
http://www.ds-360.com/topic/2013/xilieanli/zhengfu/index.html

2013年9月24日 星期二

第二屆英特爾全球供應商可持續發展領導力高峰會



2013924,繼去年成功舉辦第一屆高峰會後,第二屆英特爾全球供應商可持續發展領導力高峰會今天在上海隆重舉行,議題聚焦於供應鏈的可持續發展。本屆為期兩天,研討內容覆蓋企業透明度、環境保護、員工健康和安全、企業責任報告等廣泛話題,展現了英特爾將環境、社會和治理(ESG)因素融入供應鏈培育和管理中的領先思維和最佳實踐,更代表著當今優秀企業的主流趨勢,即致力於為產業生態系統創造業務增長機遇的同時,為可持續發展創造積極和正面的影響。

出席本屆高峰會的有來自英特爾公司和英特爾供應商的高層及政府機構、公益組織、行業專家等近二百人,他們通過豐富的主題演講、小組討論、圓桌會議等形式分享自己的觀點,展開互動討論。英特爾中國執行董事戈峻做了題為「圓夢中國,共用價值」的歡迎詞、英特爾公司副總裁兼全球採購部總經理Jackie Sturm做了題為「通往可持續發展的未來之路」的主題演講、英特爾公司副總裁兼英特爾產品(成都)有限公司總經理卞成剛、英特爾全球環境總監Todd Brady與會並發表演講。

當前,從資料中心到平板電腦、智慧手機乃至穿戴式等移動設備,快速的計算創新和產業變革,為英特爾的半導體工藝和製造技術優勢創造了更大的機遇和空間。英特爾頂尖製造的一個重要支撐,是其優秀的供應鏈。英特爾供應商的品質、效率和靈活性,可以幫助英特爾攜手產業鏈快速切入到移動網際網路等新市場,贏得新的競爭優勢。英特爾擁有全世界最複雜、技術最先進的供應鏈體系,卓越的供應鏈為基於英特爾架構開放生態系統的成功奠定了基石。

英特爾有一個清晰的願景,即創新和擴展運算技術,連接世界上每一個人,讓大家的生活更美好,世界更精彩!英特爾認識到,當今全球企業供應鏈環節面臨著環境保護、勞工問題、安全和健康等諸多挑戰,致力與合作夥伴充分協作,積極予以面對,協同創新,共用價值,以確保儘快取得有實質進展。英特爾構建可持續的供應鏈生態系統,將供應鏈置於英特爾企業責任和可持續發展承諾的核心。

Jackie Sturm在演講中表示:「今天的高峰會標誌著英特爾攜手供應鏈生態系統邁向可持續發展未來旅程的又一里程碑。英特爾以堅定的承諾促進整個供應鏈的透明度和企業社會責任,因為這將改善工作條件和環境狀況,同時為供應商和本地經濟創造真正的價值。我們將繼續提高對供應商的期望值,和供應商一起全面滿足從環境、社會到公司治理等各方面要求。」

可持續的供應鏈是英特爾的核心競爭力之一,它既可以幫助擴展英特爾的核心優勢,開拓新業務、新市場,對於助力國家發展議程也是強有力的推動者。戈峻表示:「英特爾中國建立了強大、可持續發展的供應鏈生態系統,積極為本地的產業升級和經濟增長做出了應有的功獻。中國在推動綠色節能、環境友好的增長方面有著清晰的目標,英特爾期待通過自身的業務,與供應商合作滿足這些新的可持續發展要求,來提升核心競爭力。我們希望基於英特爾的價值觀推廣可持續發展的文化,與供應鏈和產業合作夥伴合作,以建立一個更高效、靈活、負責任和可持續的產業生態系統,以支援中國的發展議程。」

英特爾通過多種途徑不斷改進供應鏈的可持續性—為供應商設定明確的期望,使用各種工具和流程來管理供應商績效,鼓勵頂級供應商基於GRI發表企業社會責任報告,通過培訓提升供應商能力,通過獎勵方案激勵和認可整個供應鏈生態系統的可持續性等。英特爾對促進供應鏈增長和可持續發展方面的影響力和貢獻已被廣泛認可,為其他企業和行業樹立了示範性標杆。下面是這方面的一些最新成果實例,表明英特爾正在為供應商創造真正的商業價值:

2012年,英特爾公司提高了對主要供應商的透明度期望,通過設置具體要求和時間表,要求其最大的75家供應商在2013年底之前,依照全球報告倡議組織(GRI)的指南發佈企業責任報告。

英特爾與合作夥伴共同合作,成功提議建立了電子行業公民聯盟(EICC)理事會供應商透明度工作組,英特爾現在是該工作小組的一部分,與其他成員公司合作以推出更好的業界標準。

參與英特爾ESG審核的供應商數量2012年增加了63%,這有助於圍繞ESG挑戰發現更廣泛的系統性問題,找到供應商教育和能力建設的機遇。

英特爾升至Gartner全球供應鏈25強前五。英特爾連續5年入選該名單,排名逐年上升,該名單旨在評估各大公司在供應鏈管理方面的表現。英特爾一直注重提升供應鏈的可持續發展能力,通過創新管理,建立技術領先、穩定、經濟、可靠的供應鏈,受到表揚

編輯自:
http://www.ds-360.com/news/2013/9/2013_1_12089.htm

2013年9月11日 星期三

公共資訊顯示器與一般顯示器的比較

公共資訊顯示器(PID)應用範疇涵蓋廣告、控制台、數位看板(含辦公室用)、教育、娛樂、活動與租賃用、財務交易看板、銷售點(POS)及交通看板等熱門應用市場。

若於各類公開應用的環境中使用一般的家用螢幕,雖然價格較為低廉,但是在長時間的播放下一般家用螢幕容易出現老化、影像殘留、亮度不足等問題,導致效果不佳甚至因為故障維修而導致整個服務停擺。

所以建議在建構數位看板應用環境時別一時貪便宜而採用了不適合的顯示器。

2013年6月16日 星期日

2013 - 數位看板廠的考驗年



曾經,在新媒體颱風的橫掃下,第一波數位看板廠商「揭竿而起」,由於利潤頗豐,很多人賺到了第一桶金」,用行業一位老闆的話說,那時候連豬」都能飛」起來。

當年高解析、大萤幕、遠端資訊發佈被視為行業技術的革新,大家以擁有框架2.0、電子海報、多媒體播放器、多媒體資訊發佈系統等新產品、新技術為驕傲。而直立式螢幕、落地式廣告螢幕、窄邊框、超薄LED、流線弧形、五顏六色的面板等廣告機造型,在不同時期引領受眾的審美習慣,硬體設計被提升到相當的高度。

當時國際晶片、面板、PCTV等廠商,無不摩拳擦掌,一副咄咄逼人的架勢,國內相關上市公司和知名IT管道商也吹號集結,行業媒體更是煽風點火,傳統廠商大有四面楚歌的困境,仿佛大戰即將來臨。一個關鍵字點擊一下要花費廠家幾十塊錢,一場展會輕鬆耗費廠商幾十萬的花費,一個新品從模具到推廣耗資達數百萬元!

但一場關於內容的討論至今沒有下文,一場關於標準的研討至今懸而未決,一場關於模式的爭論至今只是紙上談兵。今天,液晶新媒體所剩無幾,高利潤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為了爭奪一些「國」字頭的媒體客戶,廠商不僅收不到定金,甚至還有付給他們一大筆「保證金」!

目前數位看板完全在PC的架構上,要啥有啥,攝影鏡頭、無線網卡、印表機、觸控等,裝上什麼系統便有了不同名字:裝上讀報系統就是電子閱報欄、裝上教育系統就的教育觸控一體機、裝上試衣系統就是電子試衣鏡、裝上氣象系統就是氣象預報看板、裝上點菜系統就是電子點菜看板。而數位看板的外觀清一色的蘋果造型、清一色的LED超薄與清一色的超窄邊框,即便是中國廣東諸多小廠家也能「造」出蘋果的工藝!

今天,數位看板事業部在國際大組織下流產的流產,觀望的觀望。在中國國內,在屈指可數的幾家數位看板廠商里,有的導入通路戰略專心做OEM、有的孤注一擲投身全行業間的合作、有的轉型服務和資本運作、有的轉型教育、監控、服務等周邊產業。但都面對相同的問題,就是現金是前所未有的稀少,收客戶的專案款難、供應商的貨款一拖再拖,企業參加一個大型展會都捉襟見肘!

美國的數位看板協會成立近十年,行業分工已非常明確;歐洲的數位看板系統已非常完善,靠內容和維護收費的模式已經成熟;如果說華人缺乏想像和創意似乎也不妥當,至少我們在十年裡創造了四代數位看板技術,創造了千種產品外觀,創造了近百億的市場規模!在秩序混亂和白熱化競爭中,我們能想到改變贏利模式,想到內容創意和細分頻道,想到整合周邊技術和融入行業,想到相互合作而非競爭,但這些只是想到,我們還缺乏行動!

2013年,對健在的數位看板廠商來說,如果還沒有找到自己的「一技之長」或生存之道,那麼,在這場關係命運的考驗中必定一敗塗地!下一個十年,我們都很多事情要做,成立協會,制定標準,擺脫硬體和價格束縛,轉向新的具有核心競爭力的贏利模式。不可否認,下一個十年道路很坎坷,戰國紛爭結束之後將是新的「三國演義」!(作者為行業資深人士)

編輯自;
http://www.ds-360.com/news/2013/6/2013_1_11200.htm

2013年5月30日 星期四

未來是彩色的 數位看板企業如何實現轉型升級



國內大部分數位看板企業目前都處於成長期,都面臨著如何規模化及可持續發展兩大成長瓶頸,突破成長瓶頸就意味著必須面對轉型升級的抉擇。

縱觀整個數位看板行業的發展形態,國內數位看板企業的轉型升級,或從代工到自主研發、自主品牌或提升產品與服務的品質與價值、從產業鏈低端向高端升級,或從製造延伸至服務,或整合產業鏈上下游相關資源,或從粗放經營到精細管理、升級風險管控能力體系。

企業轉型的本質

企業轉型就像自然界的生物進化一樣,屬於自然規律。正如自然界物種滅絕的根本原因是其不能及時進化以適應外部環境的變化一樣。現實中的企業轉型絕不僅是目前全球競爭的臨時需要,而是面對市場經濟的迅速發展及行業成熟規律下企業的自然行為與必然選擇。

企業轉型,對成長型企業而言,其轉型的過程就是完成從創業到成長,從成熟到規範成熟的企業生命體的進化。其本質就是企業從單一產品和簡單環節的低級或初級的價值創造狀態,向組合產品以及多環節整合的高級的價值創造狀態的轉變和進化。

企業的成功並不是贏在起點,而應該是贏在轉捩點。


轉型對於一個不斷成長的企業而言是必須經歷的過程。凡是想有所作為的企業,不僅不能懼怕其中的艱險,更需要在轉型中不斷尋找到適合自己的道路和方向。

轉型突破口


轉型是痛苦的,必須要戰勝成長中的各種艱辛考驗。一定程度上可以將轉型視為企業的二次創業,企業的首次創業是指在市場導入期,解決了企業的生存問題。企業發展壯大後,市場對企業的要求也會有所變化,隨著,市場速度的提高和競爭對手實力的擴充和增強,二次創業則是企業為了解決發展問題而作出的必然選擇。這一步是至關重要的,若能成功,企業將走上發展的正軌,為企業能帶來更大的發展和成長空間;若失敗,將慘遭退出市場角逐的厄運。可見,轉型升級意味著將企業再一次推上了生死關頭。

就企業轉型升級的突破點,目前數位看板企業主要是從三個方面入手。

一、產品方面。結合數位看板市場未來的發展趨勢,尋找相關的代表未來發展的新技術或新產品,如觸控一體機、透明螢幕、戶外高亮數位看板等。

二、管道方面。結合企業現有的相關的經銷管道去瞭解客戶的有沒有新的需求點,該需求點具有比現有產品有更高的價值和更大的發展空間。

三、經營方式。在經營思路上進行創新,找到一條適合自己企業發展的一種模式,但切忌隨大流。改變原有的低成本的來料加工模式,從成本優先型轉變成以產品品質、品質,品牌價值優先的經營模式。

轉型遵循的原則


企業處於不同的發展時期,有相應不同的戰略管理重點。企業創立之時是導入戰略的關鍵時期。成長期是檢驗原有戰略正確與否的一個時期,也是及時調整和優化戰略的一個關鍵時期,錯過此戰略優化時機,企業或許因為戰略的冒進而快速成長,過早進入成熟期,或許因為戰略的保守而停滯不前,錯失發展壯大的時機。成熟期是企業發展的黃金時期,戰略導入的重點是戰略的持續和升級,最終目的是保持企業穩定發展,延長成熟期時間長度,避免過早進入後熟期和衰老期。處於衰老期的企業,戰略導入的重點是退卻,可選擇業務收縮、出讓、公司終結等方式。對待處於衰老期的企業,企業領導者要有正確的心態,不要留戀,不要死守,不要企望企業能“返老還童”,果斷退卻才是明智的選擇。戰略退卻運作得好,能使企業有一個善終,實現投資殘值回收最大化。

提前預知處理化解改革後有可能出現的矛盾和衝突,不僅要能夠減輕企業的轉型成本,同時,還要能夠減少轉型的風險。籠絡人心,縮短轉型後的市場磨合期。企業在進行轉型的時候,可以遵循如下原則:

原則一: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


在企業轉型失敗的案例中,可以看到企業在轉型時往往容易陷入一個誤區:不少面臨轉型的企業將轉型的焦點單純地放在擴展產品線層面上,這樣往往令企業在面臨二次創業問題時,常會因長期對生產的過度重視,而延伸生產了諸多分支產品,卻忽略了產品的生產研發能力,甚至出現零散不系統的產品自然發展狀態,最終導致企業在轉型的過程中產品線過於分散,難以割捨,企業市場核心競爭力無法集中。對此,企業在轉型時首先需要做的就是找到適合自己的市場核心定位,並將產品線在核心定位的基礎上產業規模化。只有產業更集中,企業實力才能更具殺傷力。

原則二:以市場需求為先


數位看板技術的不斷發展,市場的飛速變化,用戶對企業要求隨之不斷提高,曾經“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產品,已經不能滿足市場多樣化、個性化的需求。企業更不能再依賴純粹的產品力來贏得市場,產品細分化已經成為企業發展的必然趨勢。但是,企業在走向多元化、多分支的時候,必須掌握核心競爭力和專項突出的產品,以領頭產品來贏得市場,帶動企業系列產品線發展,同時,要處處將用戶擺在優先位置,利用獨有的突出的專項影響力穩踞市場地位。培養企業的核心產品,並不斷的在行銷更新的過程中,將其真正培養成市場上不敗的品牌產品。

原則三:將創新落實


在企業轉型期,企業多少帶有些浮躁而激進的情緒。主要表現為,某些企業在各方面的資源實力尚未成熟就試圖走國際路線,卻沒有具體的實踐步驟,這些企業面臨的最直接惡果就是過早的夭折在國際化的大浪中,要麼過於謙卑,步步謹慎,既不敢投入,邁出戰略性的步驟,要麼過於沉迷投入,無計畫,無方向,最後胎死腹中。正確面對企業轉型後的操作思路,務實的操作態度,堅定的操作信念,既不過度一味的創新,也不固步自封,同時在策略和戰略路線確定後,要有堅持下去的信念和要求,是企業在轉型路上能夠一直走下去的基礎。

原則四:優化資源整合


很多企業在轉型後會出現難以適應的現象,一時間,各種認證過了,人力資源組成也換了,可是企業看起來還是和原來沒什麼根本區別,肩上的壓力反倒更大了,問題就在於此時的企業所面臨的問題不再是簡單的生產和供應的問題,而是一個龐雜的資源整合問題。從生產研發到市場操作再到合作機構,都對企業提出更高的資源要求。無法想像對於一個沒有任何資源圈的企業,沒有忠誠的經銷商圈,沒有更強的資金圈,沒有過硬的研發圈,企業如何實現再跨越。這些也一直是行業轉型升級的最大隱憂。

編輯來源:
http://www.ds-360.com/news/2013/5/2013_1_1101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