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嵌入式系统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嵌入式系统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5年2月24日 星期二

超薄安卓數位看板媒體播放器網路論壇

在2015年3月建碁AOPEN再度邀情您透過網路一起了解超薄安卓系統的數位看板媒體播放器MEP320。這台硬體採用了系統單晶片(SoC)架 構與超薄的外觀設計,可以讓您克服多種多種情境應用的數位看板安裝環境,更棒的是這台媒體播放器能夠於高達攝氏五十度的高溫環境中正常運作,及五年供貨保 證,讓您的數位看板能夠運作長久!

建碁AOPEN的超薄安卓系統的數位看板播放器MEP320,讓原本有預算及空間環境問題而難以安裝數位看板的地點成為可能,因為其薄型設計,可以 與螢幕緊密且平滑的固定,方便安裝於螢幕後方,讓您節省更多的安裝空間與拉線等成本,讓您的數位看板系統將會具有更高的經濟效益。因此建碁AOPEN在此 很樂意的邀請您一同參與超薄安卓系統的數位看板媒體播放器展示網路論壇,讓您能更深入的了解這套硬體將如何幫助您建構數位看板系統並降低成本。歡迎您即刻 上網報名!

報名網址
建碁AOPEN超薄安卓系統的數位看板媒體播放器展示網路論壇
時間:2015年3月11日下午2點到3點
報名截止日: 2015年 3月 9日

*提醒您本次論壇形式為網路會議,不需親自前來AOPEN建碁公司,謝謝!

2014年11月18日 星期二

零售業應用數位看板 創造最大行銷價值



隨著資通訊技術的成熟發展,數位看板的應用越來越普及,且隨著不同產業發展出不同的應用模式與需求,以零售業來看,數位看板不只是接觸客戶的第一線,也是企業行銷的最佳管道。

早期零售業者導入數位看板,只是單純地用來播放廣告或提供訊息,不過,DSMA Taiwan(台灣數位看板多媒體聯盟)秘書組指出如今在整合不同的硬體週邊、應用軟體與雲端技術後,數位看板與消費者的互動變多了,不僅可以達到精準行銷的目的,還能創造O2O(Online to Offline) 從線上到線下的營銷整合模式,舉例來說,消費者可以透過數位看板下載優惠卷,再到實體店面進行消費。

透過數位看板作精準行銷 發揮最大廣告效益

對零售業者來說,最希望知道的就是目標客戶的身分、喜好與行為模式?目前推出的行銷活動能否成功引起客戶興趣?在傳統營運模式中,這些問題很難有一個明確解答,只能由零售業者依據經驗自行推測,如今透過數位看板結合智慧影像分析技術,零售業者就能清楚掌握這些資訊,更精準地規劃行銷活動或調整商品結構。

以聯盟合作來打造數位看板解決方案

從客戶或廣告效益分析、目標式行銷、到連動智慧貨架,數位看板在零售業的應用有很多種不同類型,端看企業的需求在哪裡,建碁大MiND場整合營銷處處長楊文澤認為,現今零售業正在進行創新的改變,必須藉由數位看板這樣的平台去接觸、了解消費者,因此,對零售業者而言,數位看板應該是生財工具而不只是一個展示設備。

可惜的是,台灣大多數企業都不清楚自身需求在哪裡,對數位看板的了解也不夠,因此建碁建置全新的數位看板應用體驗場域「大MiND場」,結合消費者動線、服務流程、產品…等不同面向,而不是單純展示數位看板的功能,讓企業透過親身體驗找出自身需求,從而規劃適合的數位看板解決方案,

由於各地零售業運行的模式不同,數位看板解決方案供應者不僅要了解當地文化,更要提供在地服務,才能滿足零售業者需求,因此,建碁在各地分公司建置了「大MiND場」與產業專屬顧問群,再藉由當地系統整合商與軟體業者的合作,提供真正符合客戶需求的數位看板解決方案。

楊文澤強調,數位看板涵蓋軟體、硬體、內容、週邊,設備與網路不同領域,唯有透過聯盟合作的方式才能把規模做大,尤其台灣有很強的產業供應鏈,卻因為單打獨鬥的闗係,只能停留在做專案階段,而不是一個可以快速複製的解決方案,所以建碁提出「心應體平台概念(用心+應用+體驗),從made in 轉成 mind in」,透過利潤共享來創造數位看板未來的市場空間。

對零售業者而言,導入數位看板時要評估的應該是,其背後所帶來的行銷效益,而不是可以省多少錢?要投入多少硬體成本?唯有如此,零售業者才能找到真正適合的應用模式,也才能讓數位看板發揮最大價值。


節錄自: 
2014/11/14-鄒宜珊 

原文網址http://www.digitimes.com.tw/tw/iot/shwnws.asp?CnlID=15&id=0000401554_TKT6IBKG4SZEQS5Q1DKII&ct=1#ixzz3JOxMmLGm

2013年10月24日 星期四

以『心』做出發點的『建碁AOPEN大MiND場』誕生!

當科技業與服務業的結合

以『心』做出發點的『建碁AOPEN大MiND場』誕生!

當台灣PC產業陷入困境,上下游供應鏈無不思索如何帶領公司轉型,而從以往Made in的科技製造業如何全面轉到Mind in的數位服務業,將是產業界重要的課題。建碁 AOPEN隸屬於科技業緯創集團的一員,致力於產業轉型,試圖從中找出一條不一樣的道路, 從2007年至今,AOPEN已從傳統的PC轉型為ACP(Applied Computing Platform),而在今年是以AOPEN將過去6年多所累積的轉型經驗,集結建構「大MiND場」,以Digital Signage數位應用為基礎,結合On Stage(前台)與Back Stage(後台)的商辦服務合一,涵蓋了科技、商業模式、生態系統,希望為台灣產業的價值提升,立下新的內部創業模式。

為何要稱作「大MiND場」?首先,英文的”mind”代表用心,代表在意,表示這場域是從心出發,一切以滿足客戶的服務業精神來貫徹產品及服務的品質,而字當中的”in”也代表了:
  • 「insight」—了解客戶需求,提供專業服務
  • 「intelligence」—體驗智能消費,規劃互動科技
  • 「innovation」—打造數位產業,創造合作商機
另外”MiND”也是「Mind in Digital」「Mind in Design」的縮寫,所以這不只是一個賣場或是一個展示中心,而是一個以「科技應用,產業生財」的專業顧問式服務,提供數位化解決方案,希望協助客戶增加來客率、提高客單價、創造再消費的數位整合服務的場域。也因如此,才能獲得產官學業界的重量級人物,如工業局沈榮津局長,商業發展研究院徐重仁董事長,緯創集團同時也是AOPEN董事長林憲銘董事長等人的支持,為AOPEN大MiND場的誕生共同主持啟動儀式。


未來除了以台灣地區做為大MiND場的旗艦本店之外,海外各分公司也會複製旗艦店的成功經驗,在歐洲、日本、美國等各區分公司中,陸續建立所謂的「直營店」,並且吸引全球系統整合商的夥伴加入再往外擴展成「加盟店」,一場改變數位生態的產業革命將儼然展開,而建碁在這產業當中扮演服務整合商的角色,希望讓全球的科技應用展業轉型再升級,讓AOPEN的企業核心精神--「Open & Share」來協助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並改變消費者未來數位生活消費模式,創造一個更便利的數位「心」時代,AOPEN大MiND場,用心期待您的蒞臨。

2013年7月15日 星期一

淺談液晶數位看板需要怎麼去維護保養?



近年來液晶(LCD)數位看板廣受消費者青睞,因此大量的液晶數位看板出現在市場中,伴隨著液晶數位看板的大量使用,其維護工作也越來越受到重視。液晶數位看板需要怎樣去維護呢?

一、由於液晶數位看板多數使用於公共場所,電壓不穩可能造成設備損傷。建議使用穩定的市電,切不可和電梯電源等大功率設備共同使用一個電源。如在電壓經常不穩定的地方如:地鐵站、公車上等,請務必使用相應的穩壓設備進行穩壓,否則易造成數位看板不穩定工作,甚至會燒毀數位看板。

二、除了符合工業防水、防塵等級的數位看板外,不要將產品暴露於高濕、多塵的環境中,以免影響產品的正常使用。

三、切勿對液晶數位看板進行自行拆卸或修理,以免高壓觸電或其他危險,應由專業的維修人員來完成所有的維修工作。

四、在清潔液晶數位看板螢幕前,請先關閉或拔掉電源線,確保數位看板處於斷電狀態下,用乾淨柔軟的布輕輕的擦拭(如擦眼鏡的布),切勿在螢幕上直接噴含揮發性物質的噴霧劑。

五、如長時間不工作,請將電源關閉;或直接拔掉電源。

六、不要將數位看板殼體上的通風孔、音響孔堵塞。切勿將數位看板使用在散熱器、熱源或其他任何可能影響正常通風的設備附近。

2013年5月23日 星期四

眼睛追蹤知道你在瞄什麼,馬上就給你廣告



一項由英國蘭卡斯特大學研發的眼睛追蹤裝置,即將被應用於廣告系統中。只要在電子螢幕前,裝設一個普通的監視攝影機,就可啟用這套系統。它會自動偵測路過鏡頭前的每一張臉孔,可同時追蹤14人,並對他們的眼角餘光進行計算。不過它所產生的隱私問題還有待討論。

這項名為The Sideways的研究計畫,可透過監視錄影鏡頭和特殊軟體,捕捉消費者的臉部與眼睛活動,如此一來,商場內的電子顯示幕便可依顧客雙眼注視的商品,變換電子顯示幕上的廣告內容。更厲害的部分在於,消費者甚至可藉由雙眼捲動電子顯示幕上的商品型錄及內容。

至多同時追蹤14雙眼睛,5年內可實際應用
資深研究員Andreas BullingHans GellersenYanxia Zhang等來自蘭卡斯特大學電腦傳播學院(School of Computing and Communications)的同事,一起從事這項研究計畫。在一段實驗影片中可以看見,The Sideways讓唱片行中的客人,用眼睛捲動各張專輯的封面。
研究團隊在接受採訪時向《BBC》透露,他們希望這項新科技可在5年內被實際應用。Bulling解釋,只要在電子顯示幕前,裝設一個普通的監視錄影機,就可啟用這套系統,無須其他設備輔助。系統會自動偵測路過鏡頭前的每一張臉孔,並對他們的眼角餘光進行計算。
既有的眼睛追蹤技術,不僅設定過程耗時,一次也只能追蹤一人的眼睛移動狀態,同時還得針對追蹤物件,不斷進行系統校正。Bulling說,The Sideways至多可同時追蹤14人,對於視覺應用研究來說,系統校正既耗時又惱人,根本就是個絆腳石。

眼睛追蹤正夯,隱私議題待討論
眼睛追蹤已成為熱門科技產品中最常見的技術,Tobii公司推出的視控電視(gaze-controlled television),以及三星智慧型手機Galaxy S4搭載的眼睛追蹤控制介面,都是具體案例。
Bulling表示,眼睛追蹤絕對是當前最熱門的話題,氣勢正夯,我衷心期盼這項技術可在不久的將來,獲得廣泛應用。
不過,當愈來愈多科技被用於洞悉人類行為的同時,對個人隱私的關切,也隨之提升。關於隱私權的問題,Bulling認為,這完全取決於個人資料如何被使用,假設眼睛追蹤系統只是單純用於優化消費者購物經驗,自然不會有太多爭議,但若民眾是在一無所悉的情況下,被監視錄影系統取得大量視覺訊息,便會涉及隱私爭議。

編輯自:
http://www.ds-360.com/news/2013/5/2013_1_10986.htm

2013年1月16日 星期三

英特爾主攻語音搶拼取代觸控技術




英特爾感知運算(perceptual computing)部門資深副總裁艾登(Mooly Eden)近日表示,英特爾正投入語音感知技術研發,預期相關技術未來35年內可能取代觸控面板。英特爾先前才與多家臺灣觸控面板業者結盟,掀起觸控應用旋風,如今策略轉彎,恐衝擊臺灣觸控面板業發展。

業界分析,面對蘋果強勢壓境,英特爾與微軟陣營(Wintel)壓力頗大,但蘋果與非蘋陣營都面臨“創新不足”的挑戰。英特爾投入語音聲控領域,可能是為了開拓讓消費者更能眼睛為之一亮的產品線,藉此重拾Wintel昔日鋒芒。

英特爾在今年美國消費性電子大展(CES),便展出包含影像與語音識別、動態操作等多重創新技術,並特別看好語音與臉部辨識等多元輸入法。艾登直言,語音聲控識別技術將壓縮觸控面板的生存空間,就像實體鍵盤遭到觸控面板排擠一樣。

艾登表示,聲音是人類最有效的溝通方式,現代的運算裝置終於有能力執行科幻小說中的情節,英特爾正在與合作夥伴開發具備感知功能的軟體、硬體、相機鏡頭等產品,並希望構築一個完整的體系。他認為,語音聲控識別技術有機會在35年內取代觸控面板。

英特爾去年搭配微軟推出標榜觸控功能的作業系統Windows8,並宣佈與多家臺灣觸控面板業者簽署合作協議,確保超輕薄筆電Ultrabook所需的觸控面板產能,如今轉向投入語音等輸入裝置技術開發,為觸控面板產業投下震撼彈。

艾登在英特爾內部帶領的團隊,正在研究將各項軟體發展優化,加速語音與臉部辨識的能力與準確度。他認為,或許未來可以透過類似蘋果Siri般的雲端語音識別系統,用來取代目前的觸控使用模式,並且可用自然語言方式與電腦直接溝通。
  
英特爾看好語音應用後市其來有自。市調機構HIS iSuppli最新研究報告指出,受惠於iPhoneSiri智慧語音助理,2012年全球微機電麥克風(MEMS microphone)的出貨量估計達20.6億顆,是20094.329億顆的4.8倍。

編輯自:
http://www.ds-360.com/news/2013/1/2013_1_10200.htm

2012年12月25日 星期二

Window 8出世 加強數位看板互動



Windows 8出世 加強數位看板互動

微軟CEO鮑爾默說:“微軟歷史上有3個重要的日子,第一個是比爾·蓋茨創立公司,第二個是Windows 95的推出,第三個就是Windows 8誕生。”近日,微軟公司正式發佈新一代桌面作業系統Windows 8,被定義為“影響產業轉折”之作。

眾所周知,微軟下一代Windows最大的賣點就是用戶介面和平板電腦的引入,從“Metro”介面可以看出,微軟準備充分利用這一優勢。微軟這次也是準備發力與平板電腦市場,形成與 iOSAndroid成為三足鼎立的態勢。

WIN8WIN7的基礎上重點改進了用戶介面,除了適用於桌上型PC,還針對筆電、平板等帶觸控螢幕的設備進行了優化設計。雖然當前的WIN7用戶介面支援一些多點觸控操作,但是功能表和按鈕都是為滑鼠輸入而設計的,用戶觸控體驗感較差。WIN8的用戶介面實現了重大改進,採用色塊狀的按鈕和觸控手勢,適應觸控操作。WIN8還具有觸控手勢實現來螢幕縮放功能、關閉應用程式等功能,使得以“手勢觸控”為基礎的WIN8系統能夠迅速關閉正在運行的應用程式,能夠在螢幕上輕鬆的實現分組處理、增減應用軟體、移動檔等功能。

談到數位看板,Win8也可以應用,被一些廠商已經捷足先登了,下面我們就來看看,Win8和數位看板有哪些故事,可以發生那些化學反應。

觸控作業系統  加強數位看板互動

多點觸控技術是Windows 7的一個亮點。但很可惜,市場上沒有這麼多且廉價的支援多點觸控的顯示器,使得這個亮點形同虛設。而且從視訊上來看,手指也僅僅第二個滑鼠而已。Windows的介面歷來都是為滑鼠而設計的,怎麼可能會適合手指呢?所以,我們又把希望寄託在了Windows 8身上,因為Windows 8的推出,有可能正趕上多點觸控顯示器大規模上市。只要微軟堅持在Windows 8裡加入並強化多點觸控技術,Windows 8就有可能成為一款真正的觸控作業系統。Windows 8觸控作業系統的完善,可以使數位標牌的觸控體驗更加流暢。

雲端讓數位看板向雲邁進

雲端模式使得未來的雲時代需要一種基於Web的作業系統,這種系統依靠分佈在各地的資料中心提供運行平臺,而應用這種系統平臺則通過網際網路。這種架構模式使得在未來的雲端時代,強大的終端將變得不再必要。我們甚至僅僅依靠一個顯示器、一個滑鼠和一個鍵盤就可以實現今天終端能實現的一切功能,當然,這種情況是需要很高的網路頻寬才能實現的。微軟的Windows Azure的雲端作業系統,就是在這樣一種思路下開發並發佈的,該系統也是微軟試圖像今天主宰個人作業系統市場一樣,主宰未來的雲端作業系統市場,並為未來雲端之戰抓取戰略籌碼。

Windows 8將會推出雲端伺服器版,這表示Windows 8的雲端伺服器版將有可能會是Windows Azure,這代表Windows 8會與雲端有直接關係,因為這項技術有太多誘人之處(最大的誘惑大概就是,雲端運算能顯著減少作業系統對電腦的配置要求,Windows系列的作業系統一直有配置要求過高的詬病),讓傳統作業系統與雲共處也不是一個壞主意吧。

全新的任務管理器

Windows 8將自帶和系統更加協調的任務管理器UI以及更強大的程式管理機制,令用戶更加方便。完善安全的管理機制也將將會更有效的避免“藍底白字”等情況發生。

多平臺邁進 支援ARM架構

CES 2011上,微軟正式宣佈,下一代Windows系統(Windows8)將支援來自IntelAMDARM的晶片架構。也就是說,下一代Windows系統還將支援來自NVIDIA、高通和德州儀器等合作夥伴的ARM系統。微軟表示,這一決策意味著Windows系統開始向更多平臺邁進,包括平板機。

x86架構方面,IntelAMD將繼續他們在低功耗SoC(System on a Chip)系統方面的設計,並且全面支援Windows,包括對x86應用程式的支援,SoC架構將在與Windows平臺的結合中在節能方面取得重大進展,比如最近宣佈的第二代Intel Core處理器家族和AMDFusion融合APU。在ARM架構方面,微軟已經確定了第一批合作夥伴:NVIDIA、高通、德州儀器,他們將負責為下一代Windows系統生產ARM處理器。

手勢觸控

微軟Windows 8將具有觸控手勢關閉Metro applications功能。

這一功能使得以“手勢觸控”為基礎的Windows 8系統能夠迅速關閉正在運行的應用程式,但是在此前微軟的Windows 8開發人員預覽版中,並不包括這樣的功能和軟體來關閉應用程式。

預計微軟針對Windows 8還將開發更多的“手勢觸控”功能,將使得Metro applications具有身臨其境的感覺。比如微軟正在設計螢幕縮放功能的“手勢觸控”,以方便Windows 8用戶能夠在螢幕上輕鬆的實現分組處理、增減應用軟體、移動檔等功能。

建碁打造最新Win8應用平臺

2012第四屆上海數位標牌及觸控查詢技術展會上,建碁AOpen展示了搭載Intel最新Sandy Bridge平臺技術媒體播放器DE67-HA,該媒體播放器外形小巧,採用了低噪音、低耗電設計,完全符合現下的節能省碳之潮流。架構方面,該產品採用開放性的CPU架構設計,並應用最新的WIN8應用平臺,不僅讓圖形顯示更快速還提升了3D及繪圖運算能力。

結語:win 8作為微軟最新一代的操作系統,在操作體驗上有了很大程度的提升,已經有不少廠商捷足先登,搶佔制高點,率先接觸應用了Win8系統,也許,這剛剛是起跑線,堅持到最後並將完美運用的才是最後的贏家。

編輯來源:
http://www.ds-360.com/news/2012/11/2012_1_9694_1.htm

2012年10月31日 星期三

數位看板:促進便利商店增長速度的有效工具

全美便利店協會展示會剛剛在拉斯維加斯落下帷幕。展示會上名人雲集,星光璀璨,各路產業領導者們都在努力尋找能夠更好開拓,促進生意領域的工具。便利店擁有者和經營者歷年來飽受形象危機困擾。有別於以往擁擠不堪、骯髒、動盪不安的形象,許多便利商店正敞開懷抱迎接新產品與新技術。


舉個例子。最近,我和一個朋友開車橫跨穿越德克薩斯州,這是一段漫長的旅途,途中,我們停駐在一個便利商店,給汽車加油,同時好好休息一下。從外面看,那個便利店完美無缺,一走進裡面看,則更讓人歎為觀止。它的尺寸是一個小型零售店大小,裡面大概儲存著30種的新鮮、熱騰騰的食物。所有物品都擺放整齊,並明確分類。洗手間則乾淨如新。無疑,這個便利店是由專業人士經營的。
 那麼這所有的一切跟數位看板又有著什麼聯繫呢?德克薩斯那家便利店的主人告訴我,數位看板擁有某種完成他所渴求目標的力量—那就是能讓大家真正注意到便利店內部的偉大,神奇之處。數位看板可以完成三項重要任務,而這三樣這是便利店主們所需要的。

一、促進便利店的形象宣傳
便利店主們清楚地知道,相比於那些破舊、邋遢的商店,顧客們會更願意長久光顧時尚、清潔的地方。據行業報告顯示,一個商店的清潔度是會影響到顧客的購買行為的:顧客們才不會在骯髒不堪的商店逗留閒逛。但如果店主人能夠給他們提供一個舒適、安全的環境,顧客們也會知恩圖報。LED 數位看板可以幫助店主們實現這一點:它所展示的資訊清楚可見,時尚可靠。而且它又採用節能的最新技術。亮眼、清晰的數位看板可以幫助便利店展現出自己最好的一面。

、秀出你的產品。

便利店商品市場是一個由極具競爭性的國際連鎖店和獨立經營者所組成的大雜燴,店主們經常透過營造高階市場環境來使自己顯得鶴立雞群,與眾不同。但有一點比較棘手的是:顧客們得置身於店中才能看到店主們的一番良苦用心。數位看板使得店主們可以大勢宣傳自己的獨一無二之處:乾淨的休息室,食物供應,低廉的價格,具特色產品和獨特的服務。

、吸引客源
 
數位看板,包括LED油價標牌,也可以幫助店主們和其競爭者們搶奪客源。由於LED油價標牌具有遠在幾米之外的距離就清晰可見這一特質,它可以幫助那些處於街道盡頭的便利店主們和加油站經營者們牢牢攫取消費者的注意力,這些消費者本來是很有可能被距離更近的競爭者們搶走的。

為了能將顧客們吸引進店裡,便利店業主們可謂絞盡腦汁,無所不用其極,即使這意味著他們要在前台櫥窗鋪滿展示各種各樣產品資訊的標示,進行資訊轟炸。由於商店是整個產業的真正利潤中心,因此促進銷售額增長是一個很明智的策略。2011年的比亞國家行業報告顯示,每年汽油的平均利潤率只占5%,而便利店業主們通過銷售貨物和食品服務分別取得了29%50%的年均利潤率。但是,鋪天蓋地地張貼標示會使一個商店外表看起來擁擠不堪,而非乾淨整潔,數位看板剛好也能解決這個煩惱。數位看板是一個展示產品和服務的有效工具。它能夠比其他櫥窗標示和字板更有效地吸引顧客。他們也可以在其他方面對便利商店的資產負債表起到輔助作用。在即期品被捨棄之前,公司可通過數位看板對這些產品進行促銷能減少一大筆赤字。由於數位看板一次可以宣傳展示多個產品,它也可以起到幫助便利商店經營者們實現異業合作最大化的作用。

來源:中國數字標牌網

2012年9月28日 星期五

觸控技術改善人機介面



觸控螢幕正在迅速成為人機互動介面技術的最佳選擇,被應用在零售、工業、汽車、醫療、數位訊號顯示等不同行業。

這一技術日益廣泛的應用在一定程度上受智慧型手機異乎尋常的成功的鼓勵。智慧型手機實現了完全觸控控制,極其簡單易用。這些性能使得人們對互動式顯示在其他環境中的應用有了更高的期望。

與傳統的鍵盤和滑鼠相比,清晰的觸控顯示方式具有更多的優點。除了提供直觀的用戶互動功能,優良的觸控螢幕還能簡化整個系統的設計,減小系統的尺寸,降低材料費用,減少在整個壽命週期中的維護。

1觸摸控制器的重要性

工程設計人員往往花費大量時間來考慮哪一種觸控技術更適合特定的應用和操作環境。

這並不奇怪,因為有很多不同的技術可供選擇。然而,選擇正確與否將會極大地影響終端產品。例如,電阻和一般的電容技術方案成本較低,初看起來很有吸引力。然而,由於這類技術的元件位於螢幕的前表面,它們不適合戶外應用,也不能被用在易於受到意外損傷或者浸濕的場合。其他諸如紅外線、光學、表面聲波等技術都需要在螢幕周邊配置框架,因而影響了產品的美觀,而且在凹槽處聚積的灰塵和髒污易對功能產生不良影響,突然的衝擊或者持續的震動會使感應元件產生誤差。考慮到這些不利因素,設計人員不斷尋求更好的解決方案,希望觸控感測器能夠在自身內部或者防護層下得到完全的保護。

然而,雖然感測器的適應性是設計過程的一個關鍵部分,還有其他很多因素需要考慮,例如同感測器相連的觸摸控制器的性能。作為觸控系統的大腦,這一關鍵部件負責收集和翻譯觸控螢幕傳來的資料,然後將資訊傳輸到電腦主機。如果控制器不能有效地工作,即使觸控螢幕系統配有最高級的液晶顯示、最強大的電腦、最完善的觸摸感應設計,其功能也會大打折扣。

2觸摸控制器的發展

由於觸控技術正在變得越來越普及,即使最先進的觸摸控制器也需要得到進一步的發展,以滿足更高的性能和更多的功能的要求。促進控制器技術發展的因素包括以下幾個方面:在大螢幕上實現更快的反應時間,從而優化用戶與螢幕的互動;改善螢幕的清晰度和觸控精度;實現複雜的多重觸摸資料處理;減少部件數量,使系統設計流線化等。

使用高度整合的控制器,能把很多離散的部件組合成單一的專用積體電路(ASIC),將有利於減少設備的碳足跡,同時通過增加設備佈局的靈活性和測試的簡單性簡化設計。如果實現了控制器的高度整合,客戶甚至能夠把控制器的晶片組納入自己的主機板。部件數目的減少還意味著更少的潛在故障和更高的可靠性。

與高度整合同時發展的另一個趨勢是應用高性能的微處理器來製造控制器,因而使控制器擁有更大的存儲能力。由此而改善的資訊處理能力將被用來提高反應速度和精度,支援先進的控制演算法,實現“同時多點觸控”的功能。

多點觸控功能的益處已經被平板電腦所證明。微軟的Windows 7系統開始就具有支援多點觸控和手勢識別的功能。

其他行業對多點觸控功能的需求也在發展,而且這種需求會持續增強。通過多點觸控,用戶可以拖放圖示,剪貼文字,轉變圖形。多點觸控促成的手勢識別還使得用戶能夠進行螢幕挑選、縮放和旋轉移動,從而使照片瀏覽和三維設計等應用成為可能。

由於對觸控技術的需求正在不斷增長,觸控螢幕傳感解決方案和與之相連的控制器的進化會進一步加快。新的高性能、高度整合的觸摸控制器必定會導致觸控螢幕系統功能的顯著改善,使其運行更快、更精確,更好地利用印刷電路板的空間,簡化生產過程中的採購和庫存管理,並且使生產和測試過程更加簡單。

下一代的控制器將能提供新的高水準的功能,包括同時多點觸控和現場套裝程式升級,從而推動更加豐富的人機對話時代的到來。

編輯自

觸控技術改善人機對話用戶介面
網址
http://www.56iq.net/news/6058.html

2012年6月21日 星期四

自動化、物聯網及數位看板 將成IPC成長動力

2012/06/07-DIGITIMES企劃
綜合多家證券公司與市場研究機構的分析資料顯示:受到大陸推動產業轉型,工資水準有著顯著的提升,加深了企業對於採購工業自動化設備的需求,以求降低整體製造成本;全球金融海嘯過後,各地零售業者基於節省人力支出費用的想法,紛紛導入POS/Kiosk與數位電子看板…等設備取代傳統銷售、庫存與行銷管理作業;以及各國政府為了強化其電信、醫療、交通、電力…等雲端物聯網e化基礎建設,相繼投入大筆資金。

在以上多重因素的影響下,全球工業電腦 (Industrial Personal Computer;IPC)產業這幾年來在市場上一直都有著相當不錯的表現。知名研究機構VDC Research曾經預估,2007~2012年IPC產業的年複合成長率高達9.33%,其全球總產值在2012年將可望達到74.7億美元的水準。至於ETP與IBTSIC對於全世界2007~2012年IPC市場也有類似的數字預測(詳見圖1)。

圖1:2007年~2012年全球工業電腦板卡市場規模預估。資料來源:Electronic TrendPublications Inc.(ETP)、IBTSIC(台灣工銀證券投顧)



而所謂工業電腦,在早期僅指用於工廠自動化生產過程中的各項控制、監視與測試用儀器設備。但近幾年來由於光電、網路、軟體與資通訊技術的高度整合,現在工業電腦應用範疇也已逐漸擴及到人們生活各項層面。從日常可見的POS/Kiosk、博奕機、彩票機、車載電腦、醫療電子、自動提款機(ATM)、捷運讀票系統、數位電子看板(Digital Signage)…等裝置,到進階的智能交通、智慧電網、智慧家庭、智慧型大樓…等多樣化的雲端物聯網相關發展應用,處處都可見到IPC產品在其中的身影。

而根據ETP的資料顯示,IPC產品現在主要應用分別是在通訊領域(30.3%)、工業領域(28.1%)、醫療市場(11.9%)與航太軍工(17.3%)等,銷售市場則以北美和歐洲地區為主,亞洲居次。「不過由於利基於各別應用領域的業者眾多,即便是國際性IPC大廠,其市場佔有率也很少會超過10%」(詳見圖2)。
圖2:IPC產品應用領域分布。

產品客製化程度高 一旦進入產業鏈不易被取代

與個人電腦的狀況不同,IPC產品通常會是在工廠、商店、戶外與交通載具等這類充滿溼氣、溫差變化大的惡劣條件環境下進行某些特殊作業,因此不僅必須具備有耐用、防塵、耐撞擊、高穩定與抗電磁波等特性,還必須因應其下游端加值商(VAR)或系統整合業者(SI)所開出的規格要求,進行大量客製化的調整。

「由於IPC產品的銷售對象多是以SI或VAR為主,因此沒有一定的規格標準,生產規模不僅較小、樣式種類也更繁多、系統整合複雜性較高,無論是前置測試週期一般長達半年~2年,產品生產週期平均約為3~7年,都要比個人電腦來得更長。」這也就表示:客戶對於上游供應商要求重點往往並不是價格,而是其在長期供貨與售後維修服務方面的能力。一旦供應商的品質能獲得客戶所青睞而採用,即至少在未來2~3年內可取得穩定的訂單來源,而且也不容易被其他競爭對手自供應鏈中取代。

以台灣某家RFID加值應用系統開發商為例子,其所應用在智慧工廠領域的解決方案,便需要有後端IPC產品進行搭配,才能形成一套完整的應用項目。對此該公司總經理表示,在選擇相關的IPC配合廠商之時,其產品在整合性、穩定性方面的表現,以及是否後續有提供各項軟硬體套件與加值型服務就相當重要。

「由於我們現在所選擇的IPC業者與公司開發團隊一直保持長期緊密合作,並且可配合應用系統軟硬體環境及作業系統等方面需求進行調整,因此雖然產品平均價格成本較高,但是公司現在所開發的各項RFID應用系統,如光阻液瓶偵測系統、門禁管理系統、智慧型中控置物櫃、行動辦公室管理系統、電梯樓層控制管理系統…等,大部份都採用了該公司的IPC產品。」


跳離單板產品應用範疇 朝向垂直整合深化發展

從上述狀況可了解,未來IPC產業的業者將會逐步脫離一般通用型/標準型平台的產品發展模式,改而朝向各別垂直應用市場領域(如工業自動化、POS、車載市場、醫療市場、物聯網…等)的解決方案進行深耕。

由於各家業者所專注的應用領域項目不同,能滿足A公司需求的產品不見得在B公司也適用,這在無形之中不僅有效提高了新進業者跨入IPC產業的障礙,從而避免出現消費性產品市場中常見的削價式競爭,使IPC產業長期以來大至仍可維持25~40%的高毛利率水準,相較於一般個人電腦等消費性產品0~10%要高出許多。

因此近10幾年來台灣有不少業者也陸續在此一領域進行長時間的經營投入,如研華(1983年)、飛捷(1984年)、艾訊(1990年)、凌華(1995年)、威達電(1997年)、伍豐(1995年)及廣積(2002年)…等,都分別憑藉其所累積的經驗曲線、成本領導與彈性營運模式等優勢,在工業自動化、POS、醫療市場、車載市場、網路通訊等應用項目有著不錯的表現。


工業自動化及物聯網需求強勁 成IPC成長動力

全球IPC產業的發展方向,隨著各家業者所推出解決方案應用範疇的不同,大致可區分為醫療、影像監控、網路通訊應用、工業自動化與環境控制,以及包含零售/娛樂/金融…等項目的服務業領域這5大項目。其中工業自動化與環境控制領域由於是傳統IPC產業發展主軸所在,其相關應用項目,如工廠、電廠、建築物監控與大眾運輸系統…等部份,在IPC產業所創造的全球產值中仍佔有相當大之比重,因此對於未來IPC產業發展依然具有舉足輕重的主導地位。

「特別是大陸在其經濟快速成長之後,薪資成本與缺工問題變得越來越嚴重,以往憑藉龐大廉價勞動力所創造的產業優勢正逐步消失中,為了降低產品成本及提高製造品質,現在全球各大製造商對於工業自動化的需求因而大增,也連帶著帶動了全球IPC產業的急速成長。」根據VDC估計,此部份每年的成長率可高達5%以上。

除此之外,現在世界各國對物聯網建設的高度重視,也同樣會驅動IPC產業產值的增加。如美國在2008年所提出的「物聯網振興經濟戰略」,是以推動感測技術與相關智慧型基礎設施的建置為主要內容;至於歐盟的「物聯網行動計畫」,即強調要廣泛應用RFID來建構其資訊網路基礎架構;而日本的「i-Japan國家藍圖」,則希望在原u-Japan計畫的基礎上,再增加電子化政府業務與社會資訊服務的應用。

「要實現這些項目背後所需要各式網路基礎設備,如數位看板、攝影鏡頭、RFIF標籤/讀寫器、條碼和條碼識讀器、生物感測器、傳感器網路/感測器閘道,無一都不與IPC產業有著極大的關聯。」

單以大陸市場為例,根據賽迪顧問的資料顯示,因為物聯網的建置而為業者所創造出的商機,在2011年便已高達人民幣2,000億元,到了2015年更將可望成長到人民幣7,500億元。「無論是就規模或成長率都相當驚人。」有業者就指出,物聯網於人們一般生活、消費、電能、醫療及交通等領域上的各項應用,將在未來15年成為IPC產業的主要成長動力。

來源:DIGITIMES中文網
原文網址: 自動化、物聯網及數位看板 將成IPC成長動力
http://www.digitimes.com.tw/tw/dt/n/shwnws.asp?cnlid=13&id=0000286034_BDWL7WDY46QRBP3MYDVBK&cat=30#ixzz1yPu0y7Sd

2011年11月15日 星期二

體感無所不在,微軟將Kinect技術導進嵌入式系統

来源:http://www.bnext.com.tw/article/view/cid/0/id/20815
數位時代網站|撰文者:趙郁竹
發表日期:2011-11-11

微軟獨創的Kinect體感技術讓Xbox 360在遊戲產業異軍突起,並在日前發布「Kinect for Windows」計畫,將體感技術整合Windows作業系統。接下來,微軟則計劃將Kinect導入嵌入式智慧系統中,強化未來在物聯網產業的競爭力。

過去在微軟擔任Kinect技術開發的史密斯(Ben Smith)現在轉為負責嵌入式系統,為嵌入式事業部全球專案管理總監,他今天(11/11)首度來台揭示微軟對物聯網智慧系統的策略藍圖。史密斯指出,未來是物聯網(Internet of Things)的時代,收集資料和整合資料變得十分重要,微軟正在將Kinect體感技術導入嵌入式系統,讓上億的終端裝置都能透過手勢、觸控等形式收集資料。

國際數據資訊(IDC)指出,智慧型系統發展迅速,終端裝置數量到2015年將來到40億台的規模,包括各式各樣的感測器、工業用手持電腦等等。隨著物聯網發展,冰箱、電話等所有物品都可能連上網,也是智慧型系統的發展基礎。

「所以資料就是資產,是未來的資訊,收集、儲存這些資料,和連網行動裝置連結,就成為相當重要的事情,」史密斯說,這些龐大資料中蘊藏的是無限商機,更能發展出多種全新商業模式,在零售、醫療、汽車等產業都有無限發展潛力。

然而過去嵌入式系統收集資料的方式僅限於文字,但微軟擁有強大的體感技術Kinect,透過觸控、語音、手勢、聲控等人體感知技術,強化各種終端裝置收集資料的方式,也發展更多元化的應用。

例如醫療應用中,病患動完膝關節手術後需要復健,但從家裡到醫院困難重重,導致許多病患復健失敗。「如果嵌入式系統像kinect一樣,在家裡就能做復健,就能提高復健成功率,」史密斯認為,台灣在嵌入式裝置的技術成熟,微軟在台和許多OEM廠商都有深度合作,可望明年就能看到相關應用問世。